葵涌及荃灣旅遊點


荃灣是香港首個新市鎮,面積6000公頃,人口約有29萬。早期區內工商業發展蓬勃,但隨著本港工業日漸式微,大部分工業大廈已被拆卸或改作其他用途。除了近年不斷落成的私人屋苑和商業大廈外,區內也保留了不少具有地區特色的建築物,而荃灣區更是著名廟宇林立之地,圓玄學院、西方寺、竹林襌院均是善心信眾參拜之地。

(鳴謝 koocm 提供以下資料)

消閒熱點

新都會廣場

新都會廣場是區內的商業、購物及娛樂集中地。在葵芳地鐵站外乘自動電梯可到達通往新都會廣場的行人天橋。

新都會廣場於1990年落成,是新界區最高建築物。廣場由兩座四十六層高的寫字樓大廈及一個五層高的購物中心組成。廣場內的食肆,包括快餐店、咖啡室、西餐廳、泰國菜館、日本菜館及廣東式酒樓,可為你提供各式美食。

新都會廣場三樓的行人天橋可通往另一個商場∼葵涌廣場。葵涌廣場內有不少店舖,售賣的貨品種類繁多。葵涌廣場內亦有幾間中、韓及越南菜館。

(途經路線:30、31M、32M、36M、42、43、43A、43M、44M、46X、47X、57M、58M、67M、68A、69M、235M、265M、269M、930、A31、E32、NR332;專線小巴 87A、87K、87M、88、88B、88C、88D、88G、89M、89S、91、91A、93、407、407A)

愉景新城商場

愉景新城商場位於荃灣青山公路398號,是香港的大型購物商場之一。商場共分三層,總面積達63萬平方呎,約有130間商店及多間特色食肆。

商場以「購物公園」的概念建成。除商店外,更設有人工迷你瀑布及花卉石林,使購物人士在購物之餘也可欣賞周遭的園林景致。商場的另一特色是設有一個彩色玻璃天幕。它覆蓋一個二萬平方呎的多用途廣場,是全亞洲最大的玻璃天幕。

(途經路線:30、30X、34M、39A、39M、42M、57M、58M、59A、59M、60M、61M、66、66M、67M、68A、68M、69M、234A、234B、251M、263M、265M、269M、A31)

賽馬會德華公園

賽馬會德華公園佔地共1.7公頃,鄰近仁濟醫院,位於荃灣市中心,交通便利。遊人從荃灣地鐵站只需步行五分鐘便可到達公園。 經精心設計的賽馬會德華公園,四處均有由太湖石組成的石山,加上茂密的草木、參天的大樹、古屋及祠堂等古蹟,令人恍如置身於寧靜的鄉郊。

公園內更設有兒童遊樂場及中式庭園,湖畔則築有石橋和涼亭,遊人可由此欣賞水中的游魚。庭園中建有「茶花園」及「馥園」,在各大小休憩處則有人工土丘及石景,並種有青草及各類樹木。公園內擺放的石山,全由中國著名的太湖石砌成。太湖石為水石岩的一種,經悉心陳設後,組成壯麗逼真的石山,加上人工流水,令遊人仿如置身蘇杭。

除此之外,公園內現更設立了「長春社荃灣環境資源中心」及「德華展覽廳」。資源中心除提供最新的環保資訊外,同時也為市民安排各類型環保教育活動,從而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展覽廳展示了新界鄉村學校教育的資料,並提供導賞服務,使參觀者能更了解昔日的新界鄉村教育。

(途經路線:30、31、32B、33A、34、36、39A、40、43、43B、43X、43P、48X、49X、57M、58M、59A、61M、66、67M、68A、69M、73X、235、238M、243M、265M、269M、278X、930、A31、E31;專線小巴80、81、81M、82、82M、85、86M、409)

城門谷公園•運動場

城門谷公園•運動場位於荃灣城門道,佔地10.73公頃,設有主題公園,園林景致怡人,好比市區中的後花園。公園還設有足球場、籃球場、兒童遊樂場、小食亭等。附設公園內的運動場,備有一條400米的跑道、一個草地足球場和兩個有蓋看台,提供5000個座位。

在城門谷公園側的城門谷游泳池,除了建有一個達國際奧林匹克標準的主池外,還有嬉水池、訓練池和日光浴場等設施。

(途經路線:32、32B、32M、39A、43X、43P、49X)

深井燒鵝及美食店

深井最有名的地道美食為馳名的深井燒鵝,以「裕記」及「陳記」最為香港人及外國遊客熟悉。所謂「深井」,其實是一種特殊烤爐形式,在地上挖出來的一口乾井,下堆木炭,井口橫著鐵枝,燒臘就用u子掛在這些鐵枝上,吊在井中燒烤。由於井是在地裡挖的,周圍都是密不透風的泥土,令爐溫更加均勻穩定,因此出品的燒鵝味道絕佳。

其中「裕記」的創辦人吳春鹽先生,早年在家鄉普寧自制豆腐而受鄉人歡迎。及至中國內地解放,吳先生與同鄉來港謀生,並於1958年於荃灣深井創立「裕記飯店」。吳春鹽先生以傳統廣州燒烤製法,獨創自家秘方,令鵝皮鬆化香脆、肉香多汁。由於當年香港人消遣活動不多,而深井附近的釣魚灣,當年為熱門釣魚勝地,有不少市民垂釣,並帶同漁獲到「裕記」加功,同時發現「裕記燒鵝」 與別不同,經食客互相推薦而名聞香江及海外。

及至廿一世紀,深井有不少大型豪宅屋苑入伙,因此亦有不少來自各國的美食進駐,包括中、西、意、日、印度等地的菜式,店鋪食肆超過十五間,假日例必坐無虛席。

(途經路線:52X、53、234A、234B、962B,專線小巴 96、96C、96M、302、308A、308M)

馬灣

馬灣為一離島,位於大嶼山的北面。島上最古老的原居民村是田寮,該村已有250多年歷史,而村民皆是青衣陳氏家族分支的後嗣。至於馬灣大街,除了是原居民村之外,亦是島上墟集所在,是馬灣最熱鬧的地方。多年來,馬灣居民皆以捕魚和耕種為生,故島上亦有水上人聚居及由寮屋組成的小村落。時至今天,隨著捕魚和耕種活動的式微,大部分居民都改以養魚或出租釣魚小艇為生,只有小部分仍然在近岸水域捕魚作業。

馬灣除了是垂釣及飽嘗海鮮的好地方外,島上還有一些著名的古蹟,包括標誌著清朝海關關卡的「九龍關」石碑,讓遊人在參觀之餘,也可緬懷過去,發思古之幽情。

由於馬灣與建大型房地產發展「柏麗灣」,民政事務局古物古蹟辦事處組織由本地及國內專業人士組成的考古隊,於一九九九年六月至十一月期間,在馬灣東灣仔進行搶救性發掘工作,總發掘面積超過1,500平方米,共發現六個時期的考古遺存,包括:新石器時代中期 (約公元前三千年)、新石器時代晚期 (約公元前二千年)、青銅器時代早期 (約公元前一千年)、漢代 (公元前206 - 公元220年)、唐代 (公元618 - 917年) 及清代 (公元1644 - 1911年)。

馬灣東灣仔發現的古物遺蹟十分豐富,古物包括各類陶器、石器、蚌器、骨器,遺蹟包括墓葬、柱洞、及一些刻意擺放的石塊等。其中最重要的發現,是在墓葬中保存了多具新石器時代先民的人骨架,經國內人類學專家的鑑定,顯示馬灣先民與廣東珠江流域的新石器時代居民有密切關係,同屬亞洲蒙古人種,且呈現熱帶地區種族的特徵。

馬灣東灣仔考古發掘,被「中國文物報」從全國近五百個考古項目中,評選為「一九九七年全國十考古新發現」之一;所發現的遺物,已由古物古蹟辦事處保存,並預算在將來馬灣主題公園內的馬灣文物館成立後,公開展覽供遊客參觀。

在對外交通方面,珀麗灣有廿四小時服務的專線巴士往來港鐵葵芳站及青衣站,每日早上至晚上亦有巴士直達國泰城及香港國際機場;而馬灣舊墟亦有每天行走的居民巴士往來荃灣市中心;另有廿四小時服務的往來中環渡輪,及早上至晚上提供服務的往來荃灣渡輪,方便居民和遊客。

(途經路線:NR330、NR331、NR332、NR334)


郊遊熱點

城門水塘

城門郊野公園佔地共1,400公頃,由北面的鉛礦凹伸展至南面的城門引水道,西至大帽山,東及草山、針山。

城門水塘位處大帽山東南面山麓,環繞水塘的山丘向受郊遊及遠足人士歡迎。該水塘的建造工程於一九三六年完竣,當時水塘取名銀禧水塘,以紀念英皇佐治五世登基廿五周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軍在水塘東南部至孖指徑山頭一帶設立了一條由戰壕及碉堡組成,並以隧道相連的防線,稱之為「醉酒灣防線」。該等遺蹟,現時雖仍殘存,但由於日久失修,遊人切勿進內,免生危險。

在城門水塘近大圍村舊址的一端,有一風水林,樹木參天,品種多達70餘種,此處已劃為「特別地區」,受到特別保護。水塘以西,大城石澗兩旁,各類花草樹木包羅萬有,包括數種山茶花,其中一種名為「葛量洪茶」,極為罕有。城門郊野公園內還種有愛氏松、紅膠木、白千層及台灣相思等品種的樹木。城門郊野公園除常見的數種雀鳥外,間中可發現松鼠、黃齱B野豬、穿山甲及猴子等。

燒烤人士可使用水塘以南及東南一帶近水壩處的設施。公園內並設有洗手間、茶水亭、避雨亭、管理員站崗、緩跑徑、自然教育徑、觀景台等。麥理浩徑第七及第八段由東南面的孖指徑起,穿過郊野公園,一直伸展至西面的荃錦公路。近鉛礦凹處設有營地,遠足人士可於此紮營露宿。

(遊客可乘 32、40X、46X、47X、48X、73X、278X於和宜合道可風中學下車,沿城門道步行十五分鐘便可到達,或於兆和街乘 82 號小巴直達)

大帽山郊野公園

大帽山郊野公園的範圍包括荃錦公路以東,城門郊野公園以西及以北的山嶺,東起大埔滘,南沿林村谷,包括大帽山的主要山嶺,佔地1,640公頃。大帽山郊野公園是香港一個郊遊和燒烤的熱門地點。

大帽山也寫作大霧山,高達958米,對爬山者是項極大的挑戰。愛冒險而又裝備齊全的人士,可考慮遨遊大帽山段的麥理浩徑(東連大埔、西往大欖涌)。遊人亦可駕車至半山的閘門,由此俯瞰荃灣和九龍大部分地區,或遠眺林村山谷及廣東群山,欣賞壯麗景色。

郊野公園範圍內的樹木以松樹為主,但當中也植有作為防火界的相思樹。身處大帽山高處的山坡,你可看見人字形的梯田。昔日,這片高地上有不少茶園,而且茶葉的收成不錯。但在一世紀前,由於茶葉價格下跌,精耕細作不再有利可圖。

(途經路線:51)

青龍頭、大欖郊野公園及圓墩村遺蹟

沿青龍頭的龍如路步行上山約10分鐘,便可到達大欖自然教育徑的入口。再沿左車路步行,去到另一個車路分叉處,見到往圓墩的牌,再沿左車路步行,大約十分鐘就到圓墩營。圓墩郊遊徑由青龍頭大欖郊野公園入口至大欖涌水塘北端,於2000年由漁農署(即漁農自然護理署)設立,途經已列作古蹟的圓墩古村(現為民安隊圓墩訓練營營址)及次生林,及飽覽大欖涌水塘和黃金海岸之景色, 亦可在蒼翠林蔭次生林中漫步。全長約 9 公里,需時 4 小時行畢全程。

其中列作古蹟的圓墩古村,為荃灣著名古村落之一,已有超過二百五十年歷史。由於村位於當時的元荃古道,在清末和民初一度相當興盛。戰後,由於元荃古道的末落,原圓墩村村民於1973年遷往青龍頭龍如路,另建圓墩村(現址為浪翠園五期帝華軒對面)。古村舊址於1973年11月交予民安隊負責重修及管理,但因缺乏資金,曾一度暫停計劃。直至1980年,民安隊得到荃灣地方人士及官員資助下,重新開展該項計劃,並於1981年8月完成維修工程,並設立博物館,仿照二百五十年前村民生活的模式,擺放屋內傢俬用品及農具。博物館現為民安隊圓墩訓練營一部份。

(途經路線:52X、53、962B,專線小巴 96、96M、302)


展覽熱點

西方寺

老圍村是荃灣最「古老」的鄉村,位於荃灣市中心以北,約五至十分鐘車程便可到達。村內寺廟林立,是遊客及善信的好去處。西方寺坐落於這條古老村落的一角,根據《西方寺重建落成紀念特刊》所述,西方寺修建於一九七零年,全寺面積應為140,000平方公尺。早在一九二六年,「菩提學會」已買下這塊土地興建西方寺。時至今日,西方寺已成為區內有名的寺院之一,每天前往的遊人善信皆絡繹不絕。

(遊客可乘32、32B、32M、43X於三棟屋路三棟屋村下車,沿老圍路步行十分鐘便可到達,或於兆和街乘 81 號小巴直達)

圓玄學院

圓玄學院始建於一九五零年,佔地數十畝,座落於三篥皝蝩R清幽的小丘上。該學院為宗教聖地,崇奉儒、佛、道三教聖神。院內的建築包括廟宇殿堂、亭台樓閣、齋堂經室等。於此,善心信眾可於此享受寧靜的環境,參拜聖神;而遊人也可在此欣賞優美的景色。圓玄學院以弘揚三教,倡行八德為宗旨,並積極推動社會公益,造福人群。

圓玄學院一名包涵三教之義,「圓」乃圓融廣大義,「玄」表眾妙無窮,「學」指修齊之道,合儒釋道三教要義。

遊人除了可在寺內參拜及遊覽外,更可在優雅寧靜的環境中,一嘗寺院齋堂所提供的清新美味素食,大快朵頤,實是人生樂事。

(遊客可乘32、32B、32M、43X於三棟屋路三棟屋村下車,沿老圍路步行十分鐘便可到達,或於兆和街乘 81 號小巴直達)

竹林禪院

竹林禪院位於荃灣芙蓉山上,由融秋老和尚創建。據說當年老和尚在潛修佛法時,曾三次獲得地藏王的啟示,要他尋找夢中所見的福地興建寺院。老和尚於是率領弟子在香港四出尋訪,最後來到一處翠綠一片,因盛產野芙蓉而得名的地方,便與眾弟子開始建寺。尤幸得到善信支持,浮屠寶殿和兩廊的靜修室在一九三二年間建成。一九七五年,山門、天王殿及大雄寶殿亦已在興建中,至一九八二年整座禪院終告落成。

禪寺的大門樓髹有「竹林禪院」四個朱紅大字。院內的寶塔莊嚴雄偉,而兩旁院落又栽種了很多植物,一片清幽。於融秋法師的憩息處,更掛滿名人字畫。

(遊客可乘 51 於荃錦公路木棉下村下車,沿芙蓉山路步行五分鐘便可到達,或於兆和街乘 85 號小巴直達)

三棟屋博物館

三棟屋博物館位於西樓角路(綠楊新h側),自一九八七年起開放供市民及遊客參觀。博物館本為三棟屋村舊址,七十年代,由於荃灣地鐵站的興建,三棟屋村被遷至別處。政府為保留村內的鄉村式建築物及古蹟,以反映昔日農村生活的面貌,便特別把該些村屋改建為富有鄉村風味的博物館。博物館除了逢星期二休息外,每天的開放時間均為早上九時至下午五時。對有興趣了解昔日農鄉純樸生活的遊客來說,三棟屋博物館是一個絕對不容錯過的地方。

(途經路線:39A、40、43X、48X、49X、57M、58M、59A、61M、66、67M、68A、69M、73X、235、265M、269M、278X、A31)

機場核心計劃展覽中心

機場核心計劃展覽中心位於汀九青山公路401號,是一座別具風格的單層建築物,一般稱為「白樓」。在六十多年前,該建築物由私人興建而成,後期才被政府購入作為職員宿舍。

該中心設有五個展覽區,展出整項新機場計劃共十項工程的模型、圖片,並附以說明文字,讓參觀者對整項工程有全面的認識。該十項工程分別為:赤P角香港新機場、青嶼幹線、機場鐵路、西區海底隧道、北大嶼山快速公路、三號幹線、西九龍快速公路、西九龍填海計劃、中環及灣仔填海工程,以及東涌發展計劃。位於天台的觀察台及中心外的花園均設有望遠鏡,可供參觀者欣賞青馬大橋的壯麗景色。

(途經路線:53、234B、專線小巴96、96C、96M、302)

荃灣環境資源中心

荃灣環境資源中心成立於1997年,位於荃灣德華公園內,是環境保護署轄下的第二 個環境資源中心 (首個設於灣仔郵政局舊址),現時由「綠色力量」管理。中心由海霸村一間傳統客家村屋改建而成,該村屋建於1904年,並於1986年被古物事務監督劃為法定古蹟,現時中心仍保存屋內昔日大部份的傢具和設計,故此甚具古雅風味。

中心不但為市民提供最新的環境保護資訊,讓市民查閱各種有關環境保護問題的資料;此外,為了提高大眾市民的環境保護意識,中心亦會安排各類型環境教育活動、定期展覽、導賞團、專題講座及工作坊等,中心設施包括:圖書館、電腦室、視聽室、及互聯網服務。除了以資源中心為本外,「綠色力量」亦銳意開發德華公園四周的環境,透過舉辦導賞公園的活動,介紹公園內的生態環境、花草樹木和古蹟,藉以提高市民對保護自然生態和文物古蹟。

(途經路線:30、31、32B、33A、34、36、39A、40、43、43B、43X、48X、49X、57M、58M、59A、61M、66、67M、68A、69M、73X、235、238M、243M、265M、269M、278X、930、A31、E31;專線小巴80、81、81M、82、82M、85、86M、409)

葵青劇院

葵青劇院毗鄰葵芳地鐵站及巴士總站,劇院設有一個可容納904位觀眾的演藝廳,並有展覽廳、舞蹈室、演講室、排演室各一間,以及一個露天廣場。在食肆方面,劇院附設酒樓及咖啡座。

耗資約四億七千萬元興建的葵青劇院於1999年11月正式啟用,是區內的新焦點,為本港及國際藝術家提供更多演出機會,既使本地藝術趨向更多元化發展,亦增加市民接觸藝術的機會。

(途經路線:30、31M、32M、36M、42、43、43A、43M、44M、46X、47X、57M、58M、67M、68A、69M、235M、265M、269M、930、A31、E32、NR332;專線小巴 87A、87K、87M、88、88B、88C、88D、88G、89M、89S、91、91A、93、407、407A)

返回葵涌及荃灣區巴士(往九龍及港島)
返回葵涌及荃灣區巴士(往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