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集《和合石先鋒》是《北區巴士傳奇2008》一連六集的「北區大召集」系列的第一集。我們會由南到北,由和合石走到上水,又由上水走到聯和墟,看看北區成為新市鎮後,區內公共交通的演變。
70R:和合石鐵路的繼承者
提起和合石,一般人會認為,這是清明重陽時候往掃墓拜祭先人的地方。的確,和合石鄰近的粉嶺南地區,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全面發展以前,還是一個相當荒蕪的地方。
在粉嶺南未發展以前,原來已經有一條和合石鐵路支線服務。和合石鐵路支線的歷史可追溯至在二次大戰以後,當時政府要運送大量二戰期間的死者前往和合石安葬,政府便在原有九廣鐵路近粉嶺的地方興建一條單軌鐵路,直達和合石。該鐵路亦在每年的清明及重陽期間,提供特別列車服務接載市民前往掃墓。
直至九廣鐵路(今港鐵東鐵線)於1983年7月全面電氣化,加上粉嶺公路及北區發展,和合石支線便宣告停用。若果我們乘搭港鐵東鐵線,會留意在往羅湖方向的左面,見到一個紅色閘門,那裡就是原本和合石支線的分支。現在整個和合石支線的路軌及車站已完全拆卸,而車站位置就在今日華明邨的附近位置。
由於和合石鐵路停用,而粉嶺火車站距離和合石甚遠,因此在鐵路全面電氣化後的首個重陽節,九巴便開辦特別線 70R(1997年10月改稱76S),由粉嶺火車站直達和合石,取代原有和合石鐵路的服務。
70K:粉嶺南的開荒牛
雖然70R是粉嶺南第一條巴士路線,但只是在春秋二祭才提供服務而已。真正配合粉嶺南發展而開辦的首條巴士路線是70K,於1985年11月17日起投入服務。
70K號線是配合和合石附近與建的田心臨時房屋區(即今日的景盛苑及碧湖花園一帶)入伙,提供臨屋區居民通勤市內及接駁九廣東鐵(今港鐵東鐵線)的服務。這條北區首條區內市鎮內的路線自開辦以來便不斷改變,以配合北區的人口增長及交通需求。
在定線上,70K實際上是取道70號線的路線行走,但有兩個不同之處:一是深入和合石及田心臨屋區;二是來回程繞經粉嶺火車站。因此,70K亦創下一個紀錄,是九廣東鐵全面電氣化後,首條全新開辦的北區鐵路接駁路線。當時粉嶺南屬發展初期,區內人口不多,單單一條70K便可應付區內交通需求,因此當時班次亦不過只是15分鐘一班。
四年後(1990年),粉嶺南首個公共屋邨華明邨落成入伙。為配合該項發展,70K 號線於同年8月1日起遷往華明邨,以方便該邨的居民往來火車站及上水。當時華明邨遷入的居民甚少,房屋署甚至要以入伙首月免租金優惠以吸引居民入住,因此對70K的客量未有太大發展。不過華明邨落成後數年間,粉嶺南不斷有公共及私人屋苑(花都廣場、欣盛苑、景盛苑、碧湖花園)落成入伙,對70K的需求亦不斷增加,單單靠一條70K接駁九廣東鐵,恐怕只會令沿線居民吃苦頭了。
蓬瀛仙館對出一段的百和路於 1991 年通車,往來華明邨至粉嶺站的273號線於1991年6月投入服務,率先為粉嶺南居民提供快捷接駁鐵路的選擇,70K 作為鐵路的接駁路線角色因而減低。不過273的通車,並未對70K的客量造成明顯影響,因為當時粉嶺南區對外交通及社區設施缺乏,加上粉嶺南區居民日漸增加,通勤需求亦相應增加,在這個因素下,70K客量亦穩步上升,用車亦變成以勝利二型(G)為主。
「開荒牛」的拓展疆界
由於不少粉嶺南居民,需要往來上水市中心購物,因此於1993年5月9日起,70K作出了一項相當大的改動,改為循環線運作,行車路線改由華明途經百和路、彩園路及新豐路直達上水,然後依原有途經馬會道、聯和墟、祥華邨的路線返回華明,粉嶺南居民可以更快捷地前往上水了。由於該項改動,為免對前往聯和墟的粉嶺南居民不便,繞經粉嶺南的70X(已取消)及73A線亦增設由和合石至上水的單向分段收費。
不過,70K在成為循環線後的數年,不斷有居民投訴由上水往粉嶺南的行車路線相當長,加上嘉福邨及附近私人樓宇入伙,百和路僅設置一條區內巴士線已呈不勝負荷之勢,故增闢新的區內線變得越來越迫切。在這個情況下,九巴於1997年7月增闢 273A 號線,來回程取道百和路往來粉嶺南至上水,舒緩了70K的壓力。
273A投入服務後,70K 亦稍作改道,改經掃管埔路及百和路(上水鐵路站)一帶,這個改動方便轉乘港鐵東鐵線往來內地的北區居民。自此,70K 的角色變成為穿梭粉嶺南至上水、聯和墟的通勤路線,同時肩負接駁東鐵線往來內地的責任。
專線小巴501A及501K:補充70K的空白
70K自改為循環線後,雖然有70X及73A提供粉嶺南前往祥華、聯和墟的服務,但始終區內居民認為巴士班次經常失準,因此要求開辦粉嶺南至聯和墟的區內交通服務以補充不足,這個任務便交由專線小巴負責。
運輸署於1994年8月26日刊登憲報,公開招標8組共21條專線小巴新路線,其中一條為往來欣盛苑至粉嶺站的新線(與往來上水至觀塘的通宵線和另一條往來大學站至泥涌的新線807K列作同一組),小巴大王馬亞木看準粉嶺南交通的潛在需求,入標競投並成功投得,編號為501K,於1996年2月5日起投入服務,由欣盛苑往來港鐵粉嶺站。不過當時粉嶺南居民早已乘搭273往來粉嶺站,501K對他們的吸引力有限。因此501K在2000年將總站延長至聯和墟,一年後聯和墟新街市啟用,501K亦遷入該處。值得一提,由聯和墟返回欣盛苑時,是取道安樂村工業區的,不過這卻令由粉嶺站乘坐501K返回欣盛苑的乘客要多花時間,多數由粉嶺火車站返回欣盛苑的居民寧願步行返家。
華明邨以南的昌盛苑及雍盛苑於2001年入伙,由於距離華明邨甚遠,區內居民不斷要求開辦公共交通服務往來鐵路站及聯和墟街市購物,但運輸署一直以客量不足拒絕,但居民及區議員仍然不死心,經過多次簽名請願,在前後長達四年的角力後,小巴大王馬亞木的501K終於在2006年3月分拆出一條501A支線,專門服務雍盛苑及昌盛苑居民往來粉嶺站及聯和墟。
不過,專線小巴的定線始終沒有巴士那麼直接,501A及501K在晚間的客量可謂「慘不忍睹」,因此在分拆服務三年多後,2009年8月7日起,501A及501K線於晚間合併,以「一車兩線」方式穿梭往來雍盛苑、欣盛苑、一鳴路、粉嶺鐵路站及聯和墟。
空調化的角力
70K雖然受北區居民歡迎,但一直以來只採用普通巴士行走,當巴士服務空調化大勢所趨之時,九巴曾多次建議加入空調巴士行走70K,但卻一直成為區議會及九巴角力之源頭,由於增派空調巴士行走,對居民來說是變相加價,因為本路線的乘客大多數只乘搭數個站,而且由 270A、278X 在粉嶺南往上水已有便宜的分段收費 $4.10(現時為$4.30),若按空調巴士收費的標準(普通巴士收費加30%),只會令乘客流失至其他路線,因此本路線的空調巴士收費一直未能達成協議。
經過多次區議會討論後,2004年7月4日起,70K終於將其中一部普通巴士改為空調巴士行走(現時共有三部空調巴士行走),亦標誌著北區再沒有全以普通巴士行走的區內巴士線。不過空調巴士只派出車齡較高的丹尼士十一米巨龍 (AD) 行走,相對其他相類的北區區內線較為落後。隨著巴士服務空調化是大勢所趨,本路線不斷增加空調巴士行走,2007年8月20日起把剩餘兩部行走本線的普通巴士(S3N225 / ES2621、S3N245 / ES6049),都換成空調巴士行走,提升為全線空調服務,亦象徵北區所有區內巴士路線均提供全線空調服務。
2008年清河邨第一及第二期正式入伙,九巴在同年12月7日起,將70K的路線作出修改,在百和路後先繞經清河邨巴士總站,才再沿寶石湖路往上水。這項改動原是方便清河邨居民出入,尤其針對清河邨往粉嶺北的需求,不過這個改動,在不少公交討論區上都出現爭議。有部份網民認為,70K今次的改動需要多5分鐘的行車時間,會令原本乘搭本線往上水的華明、欣盛苑居民流失至往上水方向的270A及278X線。究竟是對是錯,還待時間驗證了。
至於本章開始時提及的和合石掃墓特別線76S,則早於2000年重陽節起改為全空調服務,在春秋二祭期間,不時會有十二米的空調巴士支援。不過由於往來掃墓的市民多會集合一起才上車,故此會出現一時滿座、一時吉車遊街的現象。踏入2012年,九巴大量引入歐盟五型引擎的富豪B9TL(AVBWU)的時候,沙田廠也獲派相當數量的該款巴士,不少新落地巴士在出牌後不久,也被派往該線服務掃墓人士,成為巴士迷追捕的目標。
北區區域性重組,接駁角色加強
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於《2013-2014年度施政報告》中,決定引入「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北區成為首個採用此模式重組巴士路線的地區。在區域性重組下,70K定位將作為接駁區內居民前往上水及華明兩大轉車站接駁對外路線的功能,在重組計劃下,建議本路線取消循環運作,不再經百和路(粉嶺鐵路站至欣翠花園)路段,來回程取道聯和墟、天平邨及石湖墟往返,以華明及清河邨作兩邊總站。
不過由於最初的建議沒有途經翠麗花園,而區域性重組計劃亦令到翠麗花園減少巴士服務,本路線改道的建議因而受到翠麗花園居民強烈反對。經多次區議會與九巴商討後,最終的修訂方案來回程均繞經翠麗花園,整個重組建議最終於2013年7月8日於北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會議上獲得通過,70K線隨即於2013年8月24日起,配合北區「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第二階段實施以上改動,與原建議不同的是仍維持循環運作,清河邨巴士總站會作為定時點,巴士抵達清河邨後,會待預定開車時間,再繼續往華明方向的車程,並與多條北區對外路線提供轉乘優惠,成為北區貫通區內各主要屋苑、墟市、交通樞紐、市政設施及北區醫院的主要區內巴士服務之一。
不過改動實施後,不少北區居民及學生投訴路線過份迂迴與及班次失準,經區議員爭取後,同年11月9日起,70K簡化行車路線,來回程改經馬適路(美景新邨),不再經心誠中學一段的馬會道;往清河邨方向改由天平路直接左轉馬會道,往華明方向並繞經北區醫院、一鳴路及百和路,以減少繞路及方便往來北區醫院的居民。這個改動,令聯和墟往返上水的行車時間縮短,亦令一向未有全日巴士往來的美景新邨,提供首項全日巴士服務。
70K的新龐兒-來自內地的巴士車款:宇通
九巴現時大部份的巴士車隊,因當年專營權限制只能購買英國或英聯邦國家生產的巴士,車源一直受到限制,直至1984年10月才撤消這個規定。不過,來自內地的巴士多年來未曾打入九巴的市場。不過,自從城巴及嶼巴於2010年起開始引入內地生產的巴士行走專營路線以來,內地巴士亦開始受到九巴留意。
在內地有龐大市場的宇通客車,繼競爭對手青年汽車成功打入香港市場後,於2013年亦以試探性形式向香港推介單層空調巴士。最初,宇通客車在2013年製造了一輛配上海柴油機引擎的ZK6128HG1樣辦巴士,車廂設計與富豪B7RLE相若。該車原先打算給予九巴試用,故在出廠時已跟隨九巴規格,例如鴻隆電子牌、香檳金色車身等,但九巴拒絕採用內地製引擎,拒絕接收該車,該車後來被運往澳門,曾經於已結業的「維澳蓮運」試行一段時間,編號為3088。翌年(2014年),宇通客車另外製造了另一輛ZK6128HG1樣辦車供應予九巴,與澳門維澳蓮運(已結業)早前試用的樣辦車分別在於此車新增了日行燈、車尾警吿燈等功能,引擎亦改配與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400相同的美國康明斯ISL引擎,為現時九巴車隊中最大馬力及首輛全低地台的單層巴士,該車於鄭州市裝嵌。
九巴終於在同年4月接收該輛樣版車,經多次測試及驗車後,於同年11月27日獲運輸署批准出牌,車隊編號為AYT1/TB3420, 並於同年12月16日起成為70K線掛牌,取代一輛富豪B7RLE 12米(AVC64/RK3447),令該線成為首條引入全中國製造巴士的九巴路線。該車服務了接近9個月,於2015年8月5日改為上掛72A線,宇通巴士在北區「曇花一現」的踪影就此告終。
70K經過二十年的演變,即使面對專線小巴及區內、區外巴士路線的競爭,仍然在北區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下一集《華明萬歲!》會介紹現時全港班次最頻密的專利巴士路線273線,是如何為粉嶺南的巴士路線發展奠下基礎。273線如何在粉嶺南不斷有新路線投入服務的情況下,仍然保持其重要地位?下一集會為各位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