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A | 博康←→旺角(柏景灣) |
本路線提供沙田博康、沙角、秦石、新翠往來石硤尾、深水埗、旺角、大角咀的巴士服務,於1983年11月20日起投入服務,初時總站位於旺角(西)(上海街及亞皆老街交界),1986年8月16日起延長至大角咀碼頭,1992年8月9日起增派空調巴士行走。本線於1995年5月8日起隨其他以大角咀碼頭為總站路線一同遷往大角咀新填海區的臨時總站,1999年8月15日起遷往維港灣,2000年7月9日柏景灣巴士總站啟用,本路線亦同時遷往。 本路線是另一條類同的路線87(已取消,有關歷史資料詳見「附錄」分頁)的支線,由於本路線能夠到達鐵路不能直達的地區,客量一直都不俗,並且遠比87線為佳。由於87客量長期偏低,九巴一直想取消之,結果出現了香港首個八達通轉乘優惠,與88K一同提供原本87線的服務,本路線亦因而成為沙田區第一條接受八達通繳費服務的非過海對外路線。由於該轉乘優惠肩負取代原有87線的角色,加上是香港首個八達通巴士轉乘優惠計劃,因此第二程無論轉乘普通或空調一律是免費轉乘,在本路線及88K線未轉為全空調服務前,該轉乘組合成為由沙田往市區最便宜的途徑,兩程車費合共只需付出$3.00,兩線改為全空調服務後,該記錄仍未打破,兩程車費現時合共只需$4.70。 巴士服務空調化是大勢所趨,本路線不斷增加空調巴士行走,令到普通巴士只剩下一部(S3BL440/FU9572)並只行走平日繁忙時間,2006年5月20日起,更將該部行走本路線的普通巴士,都換成空調巴士行走,提升至全空調服務。本路線自引入空調巴士行走後,一直未曾引入低地台巴士,直至2011年11月30日才調入一部Dennis Trident(ATR200/JN568) 取代一部11米富豪奧林比安(AV526/HU8225),其後不斷增加低地台巴士數目,以改善服務質素。 往來沙田至長沙灣的八號幹線(現稱青沙公路)於2008年3月21日通車,但一直未有安排全日巴士路線途經該處,經過沙田區議會多年來一直爭取,終於在《2011-2012年沙田及深水埗區巴士路線發展計劃》中,首次建議將本路線改經青沙公路(長沙灣至沙田段)往返,過青沙公路(南行)後取道連翔道直達佐敦道(東行),然後經彌敦道(北行)、亞皆老街、櫻桃街、海輝道、連翔道及青沙公路(北行)前往沙田,編號改為287X。惟當時區議會以來往沙田及石硤尾、深水埗一帶的巴士服務被削減而否決此建議。 翌年的巴士路線發展計劃,287X線開辦的建議再度提出,方案與2011-2012年度的相同,同時建議開辦循環來往顯徑及深水埗的286X線,兩線擬於青沙公路收費廣場設置巴士轉乘站,方便乘客互相轉乘。其後九巴及運輸署修訂方案,往沙田方向擬加停櫻桃街近奧海城,及深旺道近君匯港巴士站。287X線當時的方案原建議2012年第三季實施,而286X線已率先於2012年12月1日起投入服務,但287X線當時尚未有任何開辦的消息。其後287X線再度修改定線,繞經旺角(柏景灣)總站,修訂建議於2013年9月10日召開的沙田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會議上討論,並獲得通過。經過前後兩年的角力,本路線改為287X線的方案最終於2014年8月23日起實施,成為第二條條全日行經青沙公路(長沙灣至沙田段)往來的專利巴士路線(第一條為286X線)。原有本路線沿線往來深水埗的服務,則由86A線替代;同日起並推出86A、89B線轉乘87B線的八達通轉乘優惠。至於原有香港首個八達通轉乘計劃(88K轉乘本路線),轉乘路線則改由87B線負責。 值得一提,九巴最後一輛Scania N113雙層空調巴士(AS21/GW4537)於2014年8月22日退役前最後一天服役,是行走本路線於博康開出的尾車,可說是退役前的懷念,標誌著該款雙層巴士在香港的服務,伴隨著本路線最後一天服務,而劃上休止符。 |
服務時間
平日 博康開 |
班次(分鐘) | 假日 旺角(柏景灣)開 |
班次(分鐘) |
0540-2310 | 15-18 | 0625-2400 | 15-18 |
假日 博康開 |
班次(分鐘) | 假日 旺角(柏景灣)開 |
班次(分鐘) |
0540-2310 | 14-18 | 0625-2400 | 14-18 |
行車里數及時間、派車資料
全程行車時間55分鐘
全程行車里數13.7公里
本路線由沙田(S)廠派車
常見車款:AV、ATR、3ASV、ATE、AVBE
收費表
空調巴士 | |
全程收費 | 6.80 |
過獅子山隧道後往博康 | 5.80 |
十二歲以下小童及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半價 | |
本路線接受八達通繳費服務 | |
六十歲或以上長者(包括殘疾人士)使用樂悠咭,只收$2.00或車費半價(以較低者為準);六十歲以下殘疾人士使用個人八達通,只收$2.00或車費原價(以較低者為準) |
八達通轉乘優惠
九巴獅子山隧道巴士線轉乘優惠
本線乘客互轉任何一條九巴獅子山隧道巴士路線(81S、過海隧道路線、馬場路線及通宵路線除外),可享有轉乘優惠,詳情請按此處。
87A←→88K
由本路線往博康方向上車後兩小時半內轉乘88K往駿景園,或由往顯徑方向的88K轉乘本路線往柏景灣,第二程可獲免費轉車優惠。
87A←→81K
由本路線於上車後兩小時半內轉乘上述路線,或由上述路線轉乘本路線,第二程可獲 $4.20 的折扣優惠。
乘客請注意以下各項細則:
行車路線
博康開.經: 逸泰街,水泉坳街,沙角街,沙田圍路,大涌橋路,車公廟路,紅梅谷路,獅子山隧道公路,獅子山隧道,龍翔道,南昌街,荔枝角街,上海街,亞皆老街,櫻桃街,大角咀道,未命名路,櫻桃街及海泓道。 |
旺角(柏景灣)開,經: 海泓道,櫻桃街,海景街,奧運鐵路站巴士總站,深旺道,櫻桃街,大角咀道,未命名路,櫻桃街,亞皆老街,新填地街,旺角道,彌敦道,荔枝角道,太子道西,大南街,柏樹街,汝州街,黃竹街,大埔道,元州街,南昌街,龍翔道,獅子山隧道,獅子山隧道公路,紅梅谷路,車公廟路,大涌橋路,沙角街,乙明邨街,沙角街及逸泰街。 |
沿途各站
博康開 | 旺角(柏景灣)開 | ||||||
區域 |
街道 |
車站 |
區域 |
街道 |
車站 |
||
0 | 沙田圍 |
博康 |
沙田圍鐵路站 |
0 | 旺角西 |
旺角(柏景灣) |
巴士總站 |
1 | 沙田圍 |
沙田圍路 |
沙角邨雲雀樓 |
1 | 大角咀 |
奧運鐵路站 |
匯豐中心 |
2 | 沙田圍 |
大涌橋路 |
乙明邨明耀樓 |
2 | 大角咀 |
大角咀道 |
海明閣 |
3 | 大圍 |
車公廟路 |
秦石邨石玉樓 由81K轉乘 |
3 | 大角咀 |
櫻桃街 |
銘基書院 |
4 | 大圍 |
車公廟路 |
古巖淨苑 |
4 | 旺角 |
新填地街 |
門牌453號 |
5 | 大圍 |
紅梅谷路 |
新翠邨新月樓 由南行88K轉乘 |
5 | 旺角 |
荔枝角道 |
基榮小學 |
6 | 大圍 |
紅梅谷路 |
世界花園對面 |
6 | 深水埗 |
汝州街 |
門牌69號 |
7 | 大圍 |
獅子山隧道公路 |
收費廣場 |
7 | 深水埗 |
黃竹街 |
門牌174A號 |
獅子山隧道 |
8 | 石硤尾 |
南昌街 |
石硤尾邨美山樓 |
|||
8 | 大窩坪 |
龍翔道 |
豐力樓對面 |
9 | 石硤尾 |
南昌街 |
白田邨運田樓 |
9 | 大窩坪 |
龍翔道 |
石硤尾配水庫球場 |
10 | 石硤尾 |
南昌街 |
白田邨富田樓 |
10 | 大窩坪 |
南昌街 |
澤安邨對面 |
11 | 石硤尾 |
南昌街 |
近澤安道南 |
11 | 石硤尾 |
南昌街 |
石硤尾消防局 |
12 | 大窩坪 |
南昌街 |
澤安邨 |
12 | 石硤尾 |
南昌街 |
白田邨瑞田樓對面 |
13 | 大窩坪 |
龍翔道 |
畢架山花園 |
13 | 石硤尾 |
南昌街 |
黃棣珊紀念中學 |
14 | 大窩坪 |
龍翔道 |
豐力樓 |
14 | 石硤尾 |
南昌街 |
石硤尾商場 |
獅子山隧道 |
|||
15 | 深水埗 |
南昌街 |
門牌174號 |
15 | 大圍 |
獅子山隧道公路 |
收費廣場 (分段) |
16 | 深水埗 |
南昌街 |
門牌100號 |
16 | 大圍 |
紅梅谷路 |
世界花園 |
17 | 深水埗 |
荔枝角道 |
門牌254號 |
17 | 大圍 |
紅梅谷路 |
新翠邨新月樓對面 轉乘88K往駿景園 |
18 | 旺角 |
荔枝角道 |
大南街休憩處 |
18 | 大圍 |
車公廟路 |
大圍鐵路站 |
19 | 旺角 |
上海街 |
門牌714號 |
19 | 大圍 |
車公廟路 |
古巖淨苑對面 |
20 | 旺角 |
亞皆老街 |
旺角街市 |
20 | 大圍 |
車公廟路 |
車公廟鐵路站 轉乘81K |
21 | 大角咀 |
櫻桃街 |
鉻基書院對面 |
21 | 沙田圍 |
乙明邨街 |
乙明邨明信樓 |
22 | 大角咀 |
櫻桃街 |
門牌72號 |
22 | 沙田圍 |
博康 |
沙田圍鐵路站 |
23 | 旺角西 |
海泓道 |
海富苑 |
||||
24 | 旺角西 |
旺角(柏景灣) |
巴士總站 |
九巴87之興衰史
九巴87是於1976年4月1日起投入服務,往來瀝源及大角咀碼頭,當年沙田是新開發的「衛星城市」(這名詞已由「新市鎮」取代),當年沙田區路線不多,只有70(已取消)、70A(假日線)、71、72、88、89、170(當時為假日線,1978年改為每天服務),班次每十五至二十分鐘一班,單程收費五毫。
配合九廣鐵路電氣化列車服務(現稱港鐵東鐵線)貫通紅磡至沙田,1982年5月7日,87延長至沙角,往沙角方向途經源禾路、火炭路、大涌橋路、沙田圍路、沙角街,不過不足半年後,同年11月24日配合沙燕橋(當時稱P5路,現稱沙田鄉事會路)通車,總站遷回瀝源。此時是87最光輝的時代,班次達到六分鐘一班,乘客量亦高企。
可惜,光輝的時代短暫,隨著沙田多條屋邨相繼發展,87一拆三,先是1983年11月20日開辦87A,87不再途經沙角街,1984年9月30日開辦87B,部份巴士調往行走這兩條線,班次不斷縮減,1988年1月10日繞經大圍,彌補81、87A、87B的不足,不過乘客未見有顯著增長。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是獅子山隧道塞車的最嚴重時期,87乘客量不斷流失,更成為十條虧蝕最嚴重的巴士路線之一。
由於87虧蝕嚴重,九巴一直想改87的營運模式,甚至想把87取消,但多次都不成功,不是遭到市民反對,就是遭運輸署否決建議,九巴不斷減班次至25-40分鐘一班--近乎「恐怖」及「趕客」的班次,這時已減無可減,乘客大多已改乘81及東鐵線,留下的只是熟客。最後九巴於1999年3月起,推出試驗性質的「八達通巴士轉乘優惠計劃」,87A與88K攜手推出了香港首個八達通轉車優惠,讓87乘客能付出較原價更低車費往來瀝源及九龍西,以圖把「堅持到底」的乘客引走。初時只供九巴職員參與,同年5月10日推展至一般乘客,但過程並不順利,結果轉乘計劃推行了接近一年,87終於在2000年5月1日「功成身退」,結束長達二十四年服務沙田至西九龍區的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