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 筲箕灣←→石澳 |
本路線提供石澳、鶴咀及石澳道沿線村落往來筲箕灣的巴士服務,於1951年4月16日起投入服務,當時由中巴營辦,是石澳首條巴士路線,不過往來石澳一帶的巴士服務,早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便已提供,當時香港上海大酒店曾開辦一條無編號路線,往來香港大酒店至大浪灣,1933年6月11日香港專營巴士服務制度實施生效時,中巴卻沒有營辦該路線。 初時只在每日由筲箕灣及石澳對開四班車(筲箕灣開0730, 0830, 1300, 1800;石澳開0800, 0900, 1330, 1830),但後來因為乘客太多,所以六日後已經將假日班次由1100-1900改為一小時一班,石澳尾車開晚上1930,全程收費七角,以哥連臣角道為分段收費點,1960年2月15日配合中巴實施新分段收費措施,全程收費減至六角。 隨著石澳成為香港主要旅遊熱點,為應付狹窄多彎同時在近鶴咀180度彎角的石澳道(已於1997年修改定線,見下段),又要應付不斷增長的載客量,中巴1970年6月26日起改派短身佳牌阿拉伯五型雙層巴士(Guy Arab MK V)行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改用勝利二型(LV)行走,1996年6月9日起於假日引入Dennis Dart(DC)單層空調巴士。1998年9月1日中巴專營權結束,改由新巴接辦,初時用車仍然沒有變更。隨著時光流逝,勝利二型車齡已愈來愈高,加上空調巴士是大勢所趨,又因石澳道路面限制,無法使用十一米或以上的巴士,因此新巴訂購10.3米Dennis Trident矮身空調巴士(編號為33XX),於2000年1月21日起改派該款巴士行走,並提升至全空調服務,不過當時被石澳居民投訴,當地只有新巴提供獨家的專營巴士服務(石澳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只有紅色公共小巴和的士),而且當時空調巴士車費$6.20,比非空調巴士高出2元,因此新巴在同月安排兩輛空調巴士和兩輛非空調巴士相間行走本路線,而非空調巴士則維持由勝利二型行走,直至同年8月勝利二型巴士全線退役為止。 隨著矮身Dennis Trident 10.3米空調巴士(33XX)車齡漸高,新創建於2015年9月14日招標訂購60輛10米兩軸雙層巴士。因應標書條件關係,故順理成章,引入60輛配置歐盟五型引擎,車身長10.38米,高度只有4.17米的矮身版Enviro400 Euro V巴士。2016年7月,亞歷山大丹尼士在網上公佈業績,指將會為香港提供60輛配置特矮車身的Enviro400 Euro V巴士(編號為3800-3859),由於亞歷山大丹尼士早於2016年初把Enviro400底盤的生產線關閉,故該批新巴的特矮車身的Enviro400巴士是由亞歷山大丹尼士於英國另設生產線生產的。該批巴士採用Enviro400 Facelift特矮車身,座椅採用較輕身的意大利Lazzerini Pratico 3840,巴士車頭設有一組H型樹擋等,於珠海廣通客車廠裝嵌。首輛該款新車於2016年11月2日抵港,編號定為3800(即車隊編號為3800-3859),該批巴士於2016年12月起陸續完成裝嵌並獲運輸署批准出牌,經試路完成後,由2017年4月24日起,該款巴士正式投放本路線服役,逐漸成為本路線主力車款。2019年4至7月期間,受山頂纜車暫時停駛影響,於週末及假日,由於該等矮車身巴士獲安排優先行走有高度限制的山頂路線,新巴曾向城巴租用正常高度的Enviro400 10.5米(7000-7059)作支援。 本路線方便石澳及石澳道沿線村民往來筲箕灣購物,或轉乘港鐵及其他交通工具,是石澳居民出入的唯一一條專營巴士路線,但受到紅色公共小巴(筲箕灣至石澳,經大浪灣)的競爭,紅色公共小巴亦會故意搶客,平日客量只屬一般。每逢假日,大量泳客及郊遊客乘搭本路線往來石澳及沿線郊遊徑,因此班次會大幅加密以應需求。每日部份班次並繞經大浪灣村,方便往來大浪灣旅遊的市民及大浪灣村民出入。由於本路線途經的石澳道,部份路段接近歌連臣角,故於清明及重陽節期間,不少市民會利用本路線前往歌連臣角一帶墳場掃墓。 值得一提,本路線途經的石澳道,於1990年代因配合石澳石礦場修復工程,石澳道近礦場一段需重新定線作出拉直以縮短路程600米,而原設有急彎的路段(大風坳)則劃為鶴咀道的一部份,並於盡頭設立迴旋處,工程於1997年完竣。工程竣工後,因應鶴咀村居民出入的需要,本路線隨石澳道更改走線,來回程需繞經劃入鶴咀道的舊石澳道一段,因此在假日部份由石澳開出班次,或會因巴士於石澳總站已滿載而不入鶴咀道。基於以上石澳道走線改動,本路線在假日於鶴咀道的使用率相當低,超過80%班次並無乘客在該處上落,而假日日間班次在石澳總站往往已經頂閘開出,繞經鶴咀道至少多花費2-3分鐘時間;另一方面,假日下午於大浪灣的交通相當繁忙,但該時段內除紅色公共小巴外,並無任何巴士路線出入,顯示市民對公共交通有潛在需求。有見及此,新巴及運輸署於《2015-2016年度東區及南區巴士路線計劃》中建議修改本路線於假日改為每小時每方向只提供兩班車繞經鶴咀道(其餘班次則不途經鶴咀道),同時於泳季假日下午,部份由石澳開出的班次,改為由大浪灣開出,繞經石澳總站後,返回原有路線開往筲箕灣,該等特別班次不途經鶴咀道。上述改動獲得東區及南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通過,於2015年8月16日起實施。因應是次改動,行走本路線的用車,若行走繞經鶴咀往石澳的班次,電子地點牌會顯示「鶴咀及石澳」以便乘客識別。 本路線的石澳總站,及石澳道介乎石澳總站至石澳郊野公園入口一段,按區議會地區分界屬於南區的赤柱及石澳選區(D17)(石澳道介乎大潭道至石澳郊野公園入口一段為東區及南區之行政分界線,其北面屬東區,南面則屬南區),因此本路線實際上是跨區路線,亦成為港島區首條往來東區至南區的專營巴士路線,不過石澳本身在地理上比較接近東區的柴灣,而且離南區主要中心香港仔距離甚遠。為突顯本路線能接駁港鐵,本路線往筲箕灣方向的電子路線牌同時顯示了港鐵的標誌,但其他以筲箕灣為總站的常規路線的電子路線牌並沒有顯示港鐵標誌。 2000年8月31日,新巴舉辦了「勝利二型告別遊河」,並安排了一部勝利二型巴士(LV30/CH5001)以本路線的名義,由筲箕灣開出,前往鶴咀道迴旋處(原計劃前往石澳,但在活動舉辦前一星期,石澳道近門牌18號因發生山泥傾瀉而實施交通管制,行程因而被縮短),再返回筲箕灣總站。是次遊河吸引了不少市民購票乘坐,大量巴士迷也聚集於筲箕灣總站,見證一代巴士的最後歲月。 |
服務時間
星期一至四 筲箕灣開 |
班次(分鐘) | 星期一至四 石澳開 |
班次(分鐘) |
0600-0650 | 25 | 0600-1440 | 20 |
0650-0830 | 20 | 1440-2240 | 18-20 |
0830-1800 | 15-18 | 2240-0030 | 25-30 |
1800-2300 | 20 | ||
2300-2400 | 30 |
以下班次將繞經大浪灣道:
筲箕灣開:0710, 0810, 1200, 1254, 1348, 1442, 1630, 1840, 1920, 1940, 2000, 2020, 2120, 2200, 2300, 2330, 2400 |
星期五及假期前夕 筲箕灣開 |
班次(分鐘) | 星期五及假期前夕 石澳開 |
班次(分鐘) |
0600-0650 | 25 | 0600-1440 | 20 |
0650-0830 | 20 | 1440-2240 | 18-20 |
0830-1800 | 15-18 | 2240-0130 | 25-30 |
1800-2300 | 20 | ||
2300-0100 | 30 |
以下班次將繞經大浪灣道:
筲箕灣開:0710, 0810, 1200, 1254, 1348, 1442, 1630, 1840, 1920, 1940, 2000, 2020, 2120, 2200, 2300, 2330, 2400 |
星期六 筲箕灣開 |
班次(分鐘) | 星期六 石澳開 |
班次(分鐘) |
0600-0650 | 25 | 0600-1400 | 20 |
0650-1940 | 15-20 | 1400-2100 | 18-20 |
1940-2300 | 25 | 2100-0130 | 25-30 |
2300-0100 | 30 |
以下班次將繞經大浪灣道:
筲箕灣開:0710, 0800, 1200, 1254, 1348, 1442, 1630, 1840, 1920, 1940, 2005, 2030, 2120, 2210, 2300, 2330, 2400 |
假日 筲箕灣開 |
班次(分鐘) | 假日 石澳開 |
班次(分鐘) |
0600-0800 | 20 | 0600-0840 | 20 |
0800-1950 | 7-10 | 0840-2050 | 7-10 |
1950-2400 | 15-20 | 2050-0030 | 20 |
以下班次將繞經大浪灣道:
筲箕灣開:1207, 1300, 1403, 1500, 1631, 1837, 2005 以下班次不經鶴咀道: 筲箕灣開:0809, 0818, 0836, 0844, 0853, 0910, 0927, 0944, 1000, 1015, 1030, 1045, 1100, 1115, 1130, 1145, 1200, 1215, 1230, 1245, 1300, 1314, 1321, 1328, 1342, 1349, 1356, 1403, 1417, 1424, 1431, 1445, 1452, 1500, 1514, 1521, 1528, 1542, 1549, 1556, 1610, 1617, 1624, 1638, 1645, 1652, 1709, 1717, 1734, 1743, 1800, 1809, 1827, 1836, 1854, 1903, 1921, 1930, 1950 泳季期間開出之班次將有所調整。 |
泳季假日特別班次 大浪灣往筲箕灣(經石澳) |
1400, 1430, 1500, 1530, 1600, 1630, 1700, 1730, 1800 |
逢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本路線會因應客量及天氣情況而加密班次。
行車里數及時間、派車資料
全程行車時間30分鐘
全程行車里數11.7公里
常見車款:38XX
收費表
空調巴士 | |
全程收費 | 8.20 |
石澳道往石澳 | 4.70 |
大浪灣往石澳 | 4.30 |
大潭道/柴灣道往筲箕灣 | 4.70 |
十二歲以下小童及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半價 | |
本路線接受八達通、感應式電子支付(信用卡/行動支付)、支付寶/雲閃付二維碼繳費服務 | |
六十至六十四歲長者使用樂悠咭,或六十五歲或以上長者使用長者八達通,只收$2.00或車費半價(以較低者為準);殘疾人士使用個人八達通,只收$2.00或車費原價(以較低者為準) |
短程分段收費
空調巴士 | |
筲箕灣往大潭道(山翠苑) | 5.20 |
筲箕灣往大潭道(西灣濾水廠) | 7.20 |
石澳往大浪灣 | 4.30 |
使用八達通卡/電子支付系統繳付車資的乘客,請緊記於上、落車時確認各一次 |
八達通轉乘優惠
9←→682, 682A, 682B, 682P, 682X, 694
由本路線於上車後三小時內轉乘 682, 682A, 682B, 682X(694 兩小時內)往新界方向,或由往柴灣方向的682, 682A, 682B, 682P, 682X, 694轉乘本路線,第二程可獲 $1.50 的折扣優惠。
9←→2X
憑同一張八達通由上述路線於往筲箕灣方向於上車後 90 分鐘內轉乘本路線往石澳,或由本路線往筲箕灣方向轉乘上述路線往灣仔方向,第二程可獲 $1.00 的折扣優惠。
9←→720, 720A
憑同一張八達通由上述路線於往筲箕灣/嘉亨灣方向(只適用於在東區走廊前乘搭之乘客)於上車後 90 分鐘內轉乘本路線往石澳,或由本路線往筲箕灣方向轉乘上述路線往灣仔/中環方向,第二程可獲 $1.10 的折扣優惠。
乘客請注意以下各項細則:
行車路線
筲箕灣開,經: # 以下班次繞經大浪灣道: @ 假日以下班次不經鶴咀道: |
石澳開,經: # 以下班次繞經大浪灣道: @ 假日以下班次不經鶴咀道: |
大浪灣開(泳季特別班次),經: 大浪灣道,石澳道,石澳巴士總站,石澳道,大潭道,柴灣道,筲箕灣道,愛秩序街及南安街。 |
沿途各站
筲箕灣開 | 石澳開 | ||||||
區域 |
街道 |
車站 |
區域 |
街道 |
車站 |
||
0 | 筲箕灣 |
筲箕灣 |
筲箕灣站 由2X, 720, 720A, 682, 682A, 682B, 682P, 682X, 694轉乘 |
0 | 石澳 |
石澳 |
巴士總站 泳季的星期六下午、星期日及公眾假期的指定時間,改以石澳海灘公眾停車場為總站 |
1 | 筲箕灣 |
柴灣道 |
明華大廈 |
1 | 石澳 |
石澳道 |
石澳警署 |
2 | 筲箕灣 |
柴灣道 |
香島 |
A | 石澳 |
大浪灣 |
大浪灣停車場 平日指定班次使用 |
3 | 筲箕灣 |
柴灣道 |
鯉魚門公園 |
2 | 石澳 |
石澳道 |
近大浪灣道 |
4 | 柴灣西 |
大潭道 |
山翠苑 |
3 | 石澳 |
石澳道 |
門牌1號 |
5 | 柴灣西 |
大潭道 |
女童軍訓練中心 |
4 | 石澳 |
石澳道 |
門牌4號 |
6 | 柴灣西 |
大潭道 |
新橋面 |
5 | 石澳 |
鶴咀道 |
大風坳 假日指定班次停用 |
7 | 哥連臣角 |
大潭道 |
西灣濾水廠 |
6 | 石澳 |
石澳道 |
石礦場 |
8 | 哥連臣角 |
石澳道 |
哥連臣角 (分段) |
7 | 石澳 |
石澳道 |
土地灣 |
9 | 石澳 |
石澳道 |
連鶴仙觀 |
8 | 石澳 |
石澳道 |
爛泥灣 |
10 | 石澳 |
石澳道 |
爛泥灣 |
9 | 石澳 |
石澳道 |
連鶴仙觀 |
11 | 石澳 |
石澳道 |
土地灣 |
10 | 哥連臣角 |
石澳道 |
哥連臣角 |
12 | 石澳 |
石澳道 |
石礦場 |
11 | 哥連臣角 |
石澳道 |
近大潭道 |
13 | 石澳 |
鶴咀道 |
大風坳 假日指定班次停用 |
12 | 柴灣西 |
大潭道 |
女童軍訓練中心對面 |
14 | 石澳 |
石澳道 |
門牌4號 |
13 | 柴灣西 |
大潭道 |
山翠苑對面 (分段) |
15 | 石澳 |
石澳道 |
門牌1號 |
14 | 筲箕灣 |
柴灣道 |
筲箕灣東官立中學 轉乘682, 682A, 682B |
A | 石澳 |
大浪灣 |
大浪灣停車場 (分段) 平日及假日指定班次使用 |
15 | 筲箕灣 |
柴灣道 |
慈幼會修院 (必停站) |
16 | 石澳 |
石澳道 |
近大浪灣道 |
16 | 筲箕灣 |
筲箕灣 |
筲箕灣站 轉乘2X, 694, 720, 720A |
17 | 石澳 |
石澳道 |
石澳警署 |
||||
18 | 石澳 |
石澳 |
巴士總站 泳季的星期六下午、星期日及公眾假期的指定時間,改以石澳海灘公眾停車場為總站 |
||||
在粉紅車站前以八達通拍卡下車之乘客,可享用筲箕灣往大潭道(西灣濾水廠)之單向分段收費。 | 在粉紅車站前以八達通拍卡下車之乘客,可享用石澳往石澳道近大浪灣道之單向分段收費。 | ||||||
在青綠車站前以八達通拍卡下車之乘客,可享用筲箕灣往大潭道(山翠苑)之單向分段收費。 |
泳季特別班次沿途各站
大浪灣開 | |||
區域 |
街道 |
車站 |
|
0 | 石澳 |
大浪灣 |
大浪灣停車場 |
1 | 石澳 |
石澳 |
石澳海灘公眾停車場 |
2 | 石澳 |
石澳道 |
石澳警署 |
3 | 石澳 |
石澳道 |
近大浪灣道 |
4 | 石澳 |
石澳道 |
門牌1號 |
5 | 石澳 |
石澳道 |
門牌4號 |
6 | 石澳 |
石澳道 |
石礦場 |
7 | 石澳 |
石澳道 |
土地灣 |
8 | 石澳 |
石澳道 |
爛泥灣 |
9 | 石澳 |
石澳道 |
連鶴仙觀 |
10 | 哥連臣角 |
石澳道 |
哥連臣角 |
11 | 哥連臣角 |
石澳道 |
近大潭道 |
12 | 柴灣西 |
大潭道 |
女童軍訓練中心對面 |
13 | 柴灣西 |
大潭道 |
山翠苑對面 (分段) |
14 | 筲箕灣 |
柴灣道 |
筲箕灣東官立中學 轉乘682, 682A, 682B |
15 | 筲箕灣 |
柴灣道 |
慈幼會修院 (必停站) |
16 | 筲箕灣 |
筲箕灣 |
筲箕灣站 轉乘2X, 694, 720, 720A |
在粉紅車站前以八達通拍卡下車之乘客,可享用大浪灣往石澳道近大浪灣道之單向分段收費。 |
搭9號線,去熱點玩!
9號線都經過不少旅遊熱點,在此逐一介紹
石澳
石澳食肆多,可燒烤兼欣賞無敵海景,沿石澳村路取道石澳山仔路走到近盡頭近海岸邊,便會發現一條藍色石橋至對岸小島(大頭洲),有說是指因為橋的寬度只夠兩個人走過,因此將它浪漫化而名為「情人橋」。小島上有條太平洋徑,沿石路可走上大頭洲的仿古觀景亭,可觀嘗太平洋水平線。
石澳巴士總站擁有一座歐式兩層高的建築物,為一個站長室,由政府擁有。是在香港各公共運輸車站中極為罕見的歐式包浩斯風格建築及兩層築體。據石澳村村民口述,該建築物在1950-1970年代間,曾有中華巴士的站長及職員在內居住,而該建築物業權原亦屬中華巴士所有。有鑑於該站長室的歷史價值,政府古物古蹟辦事處已於2011年6月建議將該站長室建築評為三級歷史建築。
乘搭本路線於石澳巴士總站下車前往。
港島徑第八段
港島徑第八段(土地灣至大浪灣)是全長50公里的港島徑最長的一段,全長8.5公里,全程約三小時,屬於較難行之路程。由石澳道近土地灣起,途經雲枕山及龍脊,最後以大浪灣為終點,沿途可欣賞石澳、大潭、港島東部以至清水灣半島一帶景色。若天氣良好,中途會見到不少發燒友玩滑翔降落傘緩緩而下的情景。乘搭本路線於石澳道土地灣(往石澳方向車站編號 11)下車前往。
鶴咀
鶴咀是香港島唯一的海岸保護區,海面總面積約20公頃,早在1990年被列作「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生態、地貌、地質皆有其獨特之處,海底下生物多樣,共有多種珊瑚和石珊瑚,以及一些稀有生物品種,當中最特別的是一種以跳代爬的蝸牛和一種原居鶴咀獨有的珊瑚。
鶴咀因長期受到海浪沖擊,海水侵蝕的地貌十分可觀,海蝕崖、海蝕洞、海蝕拱、海蝕平台等都能看得到,大部份的人為海蝕洞「蟹洞」和「雷音洞」而來。兩個巨大的海蝕洞位於鶴咀道盡頭的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附近,必須繞過電訊盈科鶴咀高頻無線電發射站(簡稱鶴咀電台,現為私人地方)才能前往。
沿鶴咀道存在著鶴咀村和芽菜坑村兩條村。鶴咀村是一條歷史悠久的朱姓客家村落,據稱乾隆27年第十五世的朱居元與妻子鄧氏,攜同8子1女來港,輾轉到鶴咀開村,後人分支至飛鵝山大磡村。村內現存最老的建築是百多年歷史的花崗岩更樓,已列為二級歷史建築。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海盜猖獗,村民為保衞家園及財產,特別興建這座樓高9米,闊約4米的更樓,更樓頂設有炮孔,可用作偵察及射擊之用。
乘搭本路線於鶴咀道近大風坳(往石澳方向車站編號 13)下車,沿鶴咀道步行半小時前往。
大浪灣
大浪灣是港島少有的原居民村,附近有著名的大浪灣海灘,因東風時浪大而取名,灘上亦有青銅器時代的石雕。此處亦是港島徑的終點,有士多和小食店供郊遊人士稍作休息。
距離沙灘不遠處的大浪灣的北岸有大浪灣石刻,於1970年被一名警務人員發現,位於臨海的石崖上,面積90厘米乘80厘米。圖形為抽象的鳥獸紋,圖紋大致呈幾何形。考古學家估計,該石刻刻鑿年份大約為新石器時代,估計是當時居民相信刻石能護佑航海人士,以及他們對航海及天文表現崇拜,該石刻已於1978年10月20日被列作香港法定古蹟。
乘搭本路線於石澳道近大浪灣道(往石澳方向車站編號 17)下車,然後步行十分鐘可達,每日指定時間更可於大浪灣停車場(往石澳方向車站編號A)下車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