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 嘉亨灣←→赤柱炮台 |
本路線提供嘉亨灣、鯉景灣、西灣河及筲箕灣往來大潭郊野公園、龜背灣、赤柱村、富豪海灣及赤柱炮台的巴士服務,星期一至五非繁忙時間、周六及假日早上後班次回程繞經赤柱廣場,於1960年5月1日起投入服務,當時由中巴經營,初時往來筲箕灣至赤柱村,途經香島道(即現時柴灣道由愛秩序街至山翠苑一段,及整條大潭道)往來,是首條往來港島東區至赤柱的巴士路線,也是第二條往來南區至東區的巴士路線(首條為1951年4月16日投入服務的9號線)。當時以試辦形式開辦,採用九座位小型巴士行走,每日早上至傍晚提供服務,每一小時一班,同年9月1日起改為永久營辦。 1975年2月16日起與第一代16線(赤柱村←→赤柱炮台)合併,總站延長為西灣河碼頭(當時總站位於興民街)至赤柱炮台,1983年10月4日遷往太安街盡頭新碼頭的交通交匯處,以配合西灣河碼頭遷往新填海區,1998年9月1日起中巴專營權結束後改由新巴接辦。2000年10月13日起配合西灣河碼頭因發展物業(現稱嘉亨灣)而關閉,總站遷往西灣河(太安街),2004年4月13日起遷往愛秩序灣(愛德街),不過巴士電子牌仍然顯示「西灣河」,以免乘客以為只前往筲箕灣,直至2006年6月24日起配合嘉亨灣巴士總站(即西灣河碼頭舊址)啟用遷往該處,電子地點牌顯示亦改為以「嘉亨灣」及「西灣河」交替顯示。 本路線與許多赤柱巴士線如城巴6、6A、6X、260等線以遊客為主要客源不同,主要是方便赤柱及東區居民往來兩地,以及方便大潭道沿線豪宅住客出入,加上受到港島專線小巴16M及16X線的競爭,客量只是一般,不過由於本路線歷史悠久,加上東區不斷發展及赤柱本身對市民及遊客的吸引力,仍然有一定的客量支持。每逢假日,會有不少往來大潭郊野公園及赤柱旅遊的市民,因此本路線假日的客量比平日為多。 本路線的赤柱炮台總站,初時位於赤柱軍營內,由於屬於軍事禁區,除駐港英軍外,乘客到達赤柱炮台閘口便要全部下車,然後車長駛入赤柱軍營內載客返回市區,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後,該處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的軍營。由於駐港解放軍實行封閉管理,解放軍不得隨意出入,但由於閘口對出的黃麻角道,巴士無法掉頭,故此巴士到達閘口,乘客全部下車後,車長需要吉車駛入軍營掉頭,然後駛出軍營閘口接載乘客,直至2001年8月27日起配合赤柱軍營閘口的巴士迴旋處啟用,總站遷往該處,解決因巴士需駛入軍營引致車長需申請許可證問題。另外,本路線的巴士由赤柱炮台開出後,到達赤柱市集時會稍作停留以穩定班次,是一種較特別的運作方式。 因應馬坑邨及龍德苑居民不斷爭取直接往返東區的巴士服務,新巴於《2012-2013年度南區巴士路線發展計劃》,建議本路線在星期一至五非繁忙時間、星期六及假日早上繁忙時間後所有班次,改為循環運作,往嘉亨灣方向繞經馬坑(赤柱廣場)巴士總站。建議獲東區及南區區議會通過,於2012年9月17日起實施,為該帶居民提供另一直接往來港島東區的選擇。 值得一提,本路線途經的大潭道,其中一段為1917年全段通車的大潭篤水壩(長364米,高49米),本身路面闊度只有5米,現已列作法定古蹟,不能重建、擴闊或作其他大型改動,無法同時容納兩部重型車輛行走,因此本路線用車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中巴曾使用佳牌阿拉伯五型(LX)及勝利二型(LV)行走,平日早上一部262線的空調巴士(CX/DC)會柯打本路線單程由西灣河碼頭開往赤柱,但收取普通巴士收費,是本路線正式增派空調巴士前,唯一的空調巴士班次。新巴接辦後,由於佳牌阿拉伯五型早於1997年被中巴全數淘汰,而當時可應付本路線路面的車款只有勝利二型,因此初時仍以該款巴士行走,1999年2月8日起才引入Dennis Dart 10.1米單層低地台空調巴士(20XX),只在星期一至六提供服務,及至新巴購入Dennis Trident 10.3米矮身低地台雙層空調巴士(33XX),本路線於2000年2月26日起改派該款巴士行走,並提升至全空調服務。 隨著矮身10.3米Dennis Trident空調巴士(33XX)車齡漸高,新創建於2015年9月14日招標訂購60輛10米兩軸雙層巴士。因應標書條件關係,故順理成章,引入60輛配置歐盟五型引擎,車身長10.38米,高度只有4.17米的矮身版Enviro400 Euro V巴士。2016年7月,亞歷山大丹尼士在網上公佈業績,指將會為香港提供60輛配置特矮車身的Enviro400 Euro V巴士(編號為3800-3859),由於亞歷山大丹尼士早於2016年初把Enviro400底盤的生產線關閉,故該批新巴的特矮車身的Enviro400巴士是由亞歷山大丹尼士於英國另設生產線生產的。該批巴士採用Enviro400 Facelift特矮車身,座椅採用較輕身的意大利Lazzerini Pratico 3840,巴士車頭設有一組H型樹擋等,於珠海廣通客車廠裝嵌。首輛該款新車於2016年11月2日抵港,編號定為3800(即車隊編號為3800-3859),該批巴士於2016年12月起陸續完成裝嵌並獲運輸署批准出牌,經試路完成後,該款巴士其中的一輛(3827/UT1156)於2017年4月28日首次服務本路線,逐漸成為本路線主力車款。 有關赤柱炮台的交通演變,可參閱「附錄」分頁。 |
服務時間
星期一至五 嘉亨灣開 |
班次(分鐘) | 星期一至五 赤柱炮台開 |
班次(分鐘) |
0540-0620 | 20 | 0620-2040 | 20 |
0620-0640 | 10 | 2040-0010 | 30 |
0640-2020 | 20 | ||
2020-2110 | 25 | ||
2110-2340 | 30 |
星期六 嘉亨灣開 |
班次(分鐘) | 星期六 赤柱炮台開 |
班次(分鐘) |
0540-0620 | 20 | 0620-2320 | 20 |
0620-0640 | 10 | 2320-0010 | 25 |
0640-1700 | 20 | ||
1700-2340 | 20-25 |
平日特別班次 馬坑(赤柱廣場)往嘉亨灣 |
平日特別班次 嘉亨灣往赤柱監獄 |
平日特別班次 嘉亨灣往馬坑(赤柱廣場) |
0625, 0710, 0830 | 0710 | 0750 |
特別班次星期日及公眾假期暫停服務 |
假日 嘉亨灣開 |
班次(分鐘) | 假日 赤柱炮台開 |
班次(分鐘) |
0540-0800 | 20 | 0620-0900 | 20 |
0800-1910 | 15-20 | 0900-1855 | 15-20 |
1910-2340 | 20-25 | 1855-1920 | 25 |
1920-1930 | 10 | ||
1930-0010 | 20-25 |
行車里數及時間、派車資料
全程行車時間41分鐘
全程行車里數13.1公里
常見車款:38XX
收費表
空調巴士 | |
全程收費 | 10.60 |
龜背灣往赤柱炮台 | 7.20 |
赤柱村往嘉亨灣 | 10.60 |
龜背灣往嘉亨灣 | 7.20 |
大潭道/柴灣道往嘉亨灣 | 4.70 |
十二歲以下小童及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半價 | |
本路線接受八達通、感應式電子支付(信用卡/行動支付)、支付寶/雲閃付二維碼繳費服務 | |
六十至六十四歲長者使用樂悠咭,或六十五歲或以上長者使用長者八達通,只收$2.00或車費半價(以較低者為準);殘疾人士使用個人八達通,只收$2.00或車費原價(以較低者為準) |
短程分段收費
空調巴士 | |
嘉亨灣往山翠苑 | 5.20 |
嘉亨灣往龜背灣 | 7.20 |
赤柱村往赤柱炮台 | 4.10 |
赤柱炮台往赤柱村 | 4.10 |
赤柱村往龜背灣 | 7.20 |
使用八達通卡/電子支付系統繳付車資的乘客,請緊記於上、落車時確認各一次 |
八達通轉乘優惠
14←→2X, 63, 65, 66, 720, 720A
由本路線於上車後三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或由上述路線轉乘本路線,第二程可獲 $1.00 的折扣優惠。
14←→682, 682A, 682B, 682P, 682X, 694
由本路線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或由上述路線轉乘本路線,第二程可獲 $1.50 的折扣優惠。
14←→608
由本路線往嘉亨灣方向於上車後 90 分鐘內轉乘上述路線往九龍方向,兩程總車費為 $15.90(第一程於維園道或以前上車)/本路線之車程為免費(第一程於山翠苑或以後上車);由上述路線往港島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本路線往赤柱方向,兩程總車費為 $15.90。
14←→82
由本路線往嘉亨灣方向於上車後一小時半內轉乘上述路線往北角方向,或由上述路線往小西灣方向轉乘本路線往赤柱方向,第二程可獲 $1.00 的折扣優惠。
由本路線往嘉亨灣方向於上車後一小時半內轉乘上述路線往小西灣方向,第二程可獲免費轉乘;由上述路線往北角方向轉乘本路線往赤柱方向,兩程車費合共 $9.30(若於龜背灣或以前下車,第二程下車時需確認八達通/電子支付系統一次)。
14←→6, 6X
由上述路線往赤柱監獄方向於上車後90分鐘內轉乘本路線往赤柱炮台方向,若於淺水灣以前上車,第二程可獲 $3.30 的車費優惠(適用於由城巴6號線轉乘)/第二程免費(適用於由城巴6X線轉乘);於淺水灣或以後上車,第二程免費;由本路線往嘉亨灣方向轉乘6號線往中環方向,第二程可獲 $3.30 的車費優惠,若轉乘6X線則可獲 $3.90 的車費優惠。
14←→933, 955, 976, 976A, 986, 989
由本路線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往新界方向,或由上述路線往港島方向轉乘本路線,第二程可獲 $3.00 的折扣優惠。
乘客請注意以下各項細則:
行車路線
嘉亨灣開,經: 每日0540及平日0640, 0740班次繞經東頭灣道。 |
嘉亨灣開(特別班次往赤柱監獄),經: 太安街,筲箕灣道,柴灣道,大潭道,赤柱村道及東頭灣道。 |
嘉亨灣開(特別班次往馬坑(赤柱廣場)),經: 太安街,筲箕灣道,柴灣道,大潭道,赤柱村道及佳美道。 |
赤柱炮台開,經: 平日1500, 1520, 1620, 1720班次及假日1910班次繞經東頭灣道。 |
馬坑(赤柱廣場)開(特別班次),經: 佳美道,環角道,迴旋處,環角道,佳美道,赤柱村道,大潭道,柴灣道,筲箕灣道及太康街。 |
沿途各站
嘉亨灣開 | 赤柱炮台開 | ||||||
區域 |
街道 |
車站 |
區域 |
街道 |
車站 |
||
0 | 西灣河 |
嘉亨灣 |
公共交通交匯處 |
0 | 赤柱 |
赤柱炮台 | 解放軍赤柱軍營閘口 |
1 | 西灣河 |
太安街 |
西灣河街市 由608, 933, 955, 976, 976A, 986, 989轉乘 |
1 | 赤柱 |
黃麻角道 | 斜炮頂 |
2 | 西灣河 |
筲箕灣道 |
近海晏街 由2X, 720, 720A, 682, 682A, 682B, 682P, 694轉乘 |
2 | 赤柱 |
黃麻角道 | 富豪海灣 |
3 | 西灣河 |
筲箕灣道 |
近愛秩序灣道 |
3 | 赤柱 |
黃麻角道 | 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 |
4 | 筲箕灣 |
筲箕灣道 |
近南安里 由608轉乘 |
4 | 赤柱 |
黃麻角道 | 鄧肇堅運動場 |
5 | 筲箕灣 |
柴灣道 |
明華大廈 |
5 | 赤柱 |
赤柱村道 | 赤柱警署舊址 由63, 65, 66轉乘 轉乘6, 6X 此站為定時點 |
6 | 筲箕灣 |
柴灣道 |
香島 |
5A | 馬坑 |
馬坑 | 赤柱廣場 星期一至五0900-1540及2100後班次、星期六及假日0900後班次使用此站 由63, 65, 66轉乘 |
7 | 筲箕灣 |
柴灣道 |
鯉魚門公園 |
6 | 赤柱 |
赤柱村道 | 油站 |
8 | 柴灣西 |
大潭道 |
山翠苑 由82轉乘 |
7 | 赤柱 |
赤柱村道 | 赤柱灘道 |
9 | 柴灣西 |
大潭道 |
女童軍訓練中心 |
8 | 赤柱 |
大潭道 | 輝百苑 |
10 | 柴灣西 |
大潭道 |
新橋面 |
9 | 龜背灣 |
大潭道 | 曼克頓花園 |
11 | 哥連臣角 |
大潭道 |
西灣濾水廠 |
10 | 龜背灣 |
大潭道 | 龜背灣 (分段) |
12 | 大潭 |
大潭道 |
大潭水塘(北) |
11 | 大潭 |
大潭道 | 大潭郊野公園 |
13 | 大潭 |
大潭道 |
大潭郊野公園 |
12 | 大潭 |
大潭道 | 大潭水塘(南) |
14 | 龜背灣 |
大潭道 |
龜背灣 (分段) |
13 | 大潭 |
大潭道 | 大潭水塘(北) |
15 | 龜背灣 |
大潭道 |
美國會所 |
14 | 哥連臣角 |
大潭道 | 近石澳道 |
16 | 赤柱 |
大潭道 |
聽濤小築 |
15 | 柴灣西 |
大潭道 |
女童軍訓練中心對面 |
17 | 赤柱 |
赤柱村道 | 旭逸居 | 16 | 柴灣西 |
大潭道 |
山翠苑對面 (分段) |
18 | 赤柱 |
赤柱村道 | 海灣園 | 17 | 筲箕灣 |
柴灣道 |
筲箕灣東官立中學 轉乘682, 682A, 682B 互轉82 |
19 | 赤柱 |
赤柱村道 | 赤柱村巴士總站 (分段還原) 轉乘63, 65, 66 由6, 6X轉乘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停用 |
18 | 筲箕灣 |
柴灣道 |
慈幼會修院 [必停站] |
20 | 赤柱 |
黃麻角道 | 黃麻角道公立醫局 轉乘63, 65, 66 由6, 6X轉乘 |
19 | 筲箕灣 |
筲箕灣道 |
近南安里 |
21 | 赤柱 |
黃麻角道 | 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 | 20 | 筲箕灣 |
筲箕灣道 |
近新成街 轉乘2X, 720, 720A, 608, 682X, 694 |
22 | 赤柱 |
黃麻角道 | 富豪海灣 | 21 | 西灣河 |
筲箕灣道 |
近海晏街 |
23 | 赤柱 |
赤柱炮台 | 解放軍赤柱軍營閘口 繞經赤柱廣場班次的循環點(乘客可以留在車上繼續前往赤柱廣場),其他班次則以此站為終點站 |
22 | 西灣河 |
筲箕灣道 |
西灣河文娛中心對面 |
23 | 西灣河 |
太康街 |
太康樓 轉乘933, 955, 976, 976A, 986, 989 |
||||
24 | 西灣河 |
嘉亨灣 |
公共交通交匯處 |
||||
平日0540, 0640, 0710, 0740及假日0540班次將加停以下車站: | 星期一至五1500, 1520、星期六1500, 1520, 1620, 1720及假日1920班次將加停以下車站: | ||||||
A | 赤柱 | 東頭灣道 | 香港航海學校 | A | 赤柱 | 東頭灣道 | 香港航海學校 |
B | 赤柱 | 東頭灣道 | 聖士提反書院 | B | 赤柱 | 東頭灣道 | 聖士提反書院 |
C | 赤柱 | 東頭灣道 | 赤柱監獄 平日0710班次以此站為終點站 |
C | 赤柱 | 東頭灣道 | 赤柱監獄 |
D | 赤柱 | 東頭灣道 | 聖士提反書院 平日0710班次不停此站 |
D | 赤柱 | 東頭灣道 | 聖士提反書院 |
在紅底車站前以八達通拍卡下車之乘客,可享用嘉亨灣往龜背灣之單向分段收費。 | 在紅底車站前以八達通拍卡下車之乘客,可享用赤柱炮台往龜背灣之單向分段收費。 | ||||||
在青綠底車站前以八達通拍卡下車之乘客,可享用嘉亨灣往大潭道(山翠苑)之單向分段收費。 | 在青綠底車站前以八達通拍卡下車之乘客,可享用赤柱村/赤柱炮台往赤柱警署之單向分段收費。 |
特別班次沿途各站
嘉亨灣開 | 馬坑(赤柱廣場)開 | ||||||
區域 |
街道 |
車站 |
區域 |
街道 |
車站 |
||
0 | 西灣河 |
嘉亨灣 |
公共交通交匯處 由608轉乘 |
0 | 馬坑 |
馬坑 | 赤柱廣場 由63, 65, 66轉乘 |
1 | 西灣河 |
太安街 |
西灣河街市 |
1 | 馬坑 |
環角道 |
馬坑邨駿馬樓 |
2 | 西灣河 |
筲箕灣道 |
近海晏街 由2X, 720, 720A, 682, 682A, 682B, 682P, 694轉乘 |
2 | 馬坑 |
環角道 |
馬坑邨觀馬樓 |
3 | 西灣河 |
筲箕灣道 |
近愛秩序灣道 |
3 | 赤柱 |
赤柱村道 | 油站 |
4 | 筲箕灣 |
筲箕灣道 |
近南安里 |
4 | 赤柱 |
赤柱村道 | 赤柱灘道 |
5 | 筲箕灣 |
柴灣道 |
明華大廈 |
5 | 赤柱 |
大潭道 | 輝百苑 |
6 | 筲箕灣 |
柴灣道 |
香島 |
6 | 龜背灣 |
大潭道 | 曼克頓花園 |
7 | 筲箕灣 |
柴灣道 |
鯉魚門公園 |
7 | 龜背灣 |
大潭道 | 龜背灣 (分段) |
8 | 柴灣西 |
大潭道 |
山翠苑 由82轉乘 |
8 | 大潭 |
大潭道 | 大潭水塘道 |
9 | 柴灣西 |
大潭道 |
女童軍訓練中心 |
9 | 大潭 |
大潭道 | 大潭水塘(南) |
10 | 柴灣西 |
大潭道 |
新橋面 |
10 | 大潭 |
大潭道 | 大潭水塘(北) |
11 | 柴灣西 |
大潭道 |
西灣濾水廠 |
11 | 柴灣西 |
大潭道 | 石澳道口 |
12 | 大潭 |
大潭道 |
大潭水塘(北) |
12 | 柴灣西 |
大潭道 |
女童軍訓練中心對面 |
13 | 大潭 |
大潭道 |
大潭郊野公園 |
13 | 柴灣西 |
大潭道 |
山翠苑對面 (分段) |
14 | 龜背灣 |
大潭道 |
龜背灣 (分段) |
14 | 筲箕灣 |
柴灣道 |
筲箕灣東官立中學 轉乘682 互轉82 |
15 | 龜背灣 |
大潭道 |
美國會所 |
15 | 筲箕灣 |
柴灣道 |
慈幼會修院 [必停站] |
16 | 赤柱 |
大潭道 |
聽濤小築 |
16 | 筲箕灣 |
筲箕灣道 |
近南安里 |
17 | 赤柱 |
赤柱村道 | 旭逸居 | 17 | 筲箕灣 |
筲箕灣道 |
近新成街 轉乘2X, 720, 720A, 608, 694 |
18 | 赤柱 |
赤柱村道 | 海灣園 | 18 | 西灣河 |
筲箕灣道 |
近海晏街 |
19 | 馬坑 |
馬坑 | 赤柱廣場 轉乘63, 65, 66 |
19 | 西灣河 |
筲箕灣道 |
西灣河文娛中心對面 |
20 | 西灣河 |
太康街 |
太康樓 |
||||
21 | 西灣河 |
嘉亨灣 |
公共交通交匯處 |
||||
在紅底車站前以八達通拍卡下車之乘客,可享用嘉亨灣往龜背灣之單向分段收費。 | 在紅底車站前以八達通拍卡下車之乘客,可享用馬坑往龜背灣之單向分段收費。 | ||||||
在青綠車站前以八達通拍卡下車之乘客,可享用嘉亨灣往大潭道(山翠苑)之單向分段收費。 |
赤柱炮台之巴士發展史
赤柱半島的南部,自清朝以來一直都是軍事重地。早在清朝同治年間所編的《廣東圖說》寫道:香港島「東有紅香爐汛,東南有赤柱汛、南灣汛」。清嘉慶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所編《新安縣志》說:「赤柱山,……有兵防守」。此書在大鵬營管轄的營汛中,已列有紅香爐汛。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所編《廣東通志》說,紅香爐水汛在大鵬營西,設千總,外委各一人。該迅兵丁撥配米艇巡洋。從上述史料看,及至1819年左右,香港島上已設有紅香爐汛,赤柱已有兵防守。
鴉片戰爭後,清政府簽署《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割讓予英國,英國殖民地亦在赤柱半島南部建立赤柱軍營,作為軍事重地。1930代末期,殖民地政府重視在香港的利益,為加強防衛香港島,因此在島的南面海岸線建立多個炮台,赤柱軍營亦於1937年,興建三座炮台以作防衛之用。炮台本身建有三個九點二吋炮床,並配有由摩星嶺及魔鬼山移來的大炮。
1941年,日本侵佔香港,赤柱軍營成為最後防線,赤柱炮台及守軍曾經顯示威力,令日軍傷亡嚴重,可惜當時的港督楊慕琦下令投降。日佔時期,赤柱炮台及大炮由日軍所用並擴建,反過來對付盟軍的反擊。香港重光後,駐港英軍重新進駐赤柱軍營,但原有的三座炮台,除一號炮床仍然健在外,另外二號及三號炮床已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改建成赤柱衛星通訊站。
赤柱軍營一直以來均列作軍事禁區,當時除了駐港英軍以外,任何人士均不得進入,但由於駐港英軍可以自由出入軍營,因此出入該處的巴士服務一直存在。第一條直達赤柱炮台的公共交通工具,是1951年10月22日起投入服務的中巴6B(中環總站←→赤柱炮台),袛於早、中午及下午各對開一班。後來為方便駐港英軍往來赤柱市集購物,於1961年6月21日又開辦16線(赤柱村←→赤柱炮台),於每日早上至黃昏提供服務,每60分鐘一班,同日起6B線改為袛於每晚對開兩班。
六七暴動對赤柱炮台巴士服務影響甚大,6B及16線於1967年6月底暫停服務,赤柱炮台的對外交通由軍用車輛暫代,直至1968年4月8日起 16線恢復提供服務,6B線更沒有重投服務。直至1972年2月7日起,16線取消,改為以7A線(即今73)由赤柱村延長至赤柱炮台取代。但當時黃竹坑附近道路經常塞車令巴士班次失準,故由1973年9月9日起,7A遷回赤柱村,同日起16線亦重投服務,不過到1975年2月16日,16線再度停止服務,與14線合併,這奠定了14線於赤柱炮台的地位。
到1986年,赤柱炮台再次有巴士服務往來中環,該項服務由6號線於星期五早上開出一班中環至赤柱炮台,及星期五下午開出一班由赤柱炮台往中環的特別班次提供。該項班次於1991年中演變成現時的6A線,取道香港仔隧道往來,袛於平日0945-1745提供服務。到1993年9月1日,城巴由中巴手中取得十四條專利巴士路線,6A線由當日起改由城巴營辦,當時城巴相當看重該線,在接辦當天改為全空調服務,並提升至每天早上至傍晚提供服務,與途經黃泥涌峽道的6號線提供聯合班次。
隨著香港結束殖民統治,於1997年7月1日起回歸中國,當日起赤柱軍營及炮台改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駐守。由於解放軍駐港部隊在香港是實行封閉管理,解放軍不得自由出入軍營,赤柱炮台的對外交通需求大幅下降,但赤柱村至赤柱炮台一帶的黃麻角道仍有不少景點,包括聖士提反灣、赤柱軍人墳場等,加上在赤柱半島亦興建了豪宅富豪海灣,因此往來赤柱炮台的巴士服務,仍有一定需求。1998年9月1日,中巴專營權結束,14線改為新巴經營,自此城巴及新巴在赤柱炮台一帶各有一條巴士路線,一直至今。
由於赤柱軍營實行封閉管理,因此巴士乘客到達富豪海灣以南的閘口必須下車,不過當時由於軍營閘口未有巴士掉頭設施,6A及14線仍需駛入軍營並以該處作終站,巴士車長亦需要取得特別許可以便駛入軍營掉頭。隨著軍營閘口對出的巴士迴旋處於2001年8月建成,14線亦於2001年8月27日起,總站由赤柱軍營內的營地遷往赤柱炮台的閘口,車長從此不需要申請特別許可駛入軍營範圍,至於6A線要差不多七年後(2008年6月30日)才遷往該處。
2003年新巴與城巴結盟,以減少巴士路線重疊及整合網絡,6A線便於2004年11月8日配合赤柱及淺水灣區巴士路線重組,改為袛於提供平日早上由中環往赤柱炮台方向,及平日下午由赤柱炮台往中環的服務,同日起14線提供往來赤柱炮台至赤柱村的雙向分段收費,以接駁往來中環至赤柱的6及6X線。自此,赤柱炮台一帶的對外交通大致趨於穩定。直至2021年10月11日,城巴6A線取消往中環方向之服務,以6X線增設平日下午由赤柱炮台開出特別班次取代。
搭14,去熱點玩!
14都經過不少旅遊熱點,在此逐一介紹
大潭郊野公園
大潭郊野公園位於港島東部,介乎大潭道、赤柱峽道、黃泥涌峽和鰂魚涌康山一帶,佔地約1500多公頃,相當於香港島面積的五分之一。公園內有很多具歷史價值的建築,例如大潭水塘中部分堤壩和橋樑已有超過一百年的歷史,極具特色。大潭水塘群包括大量歷史建築,其中22項在2009年9月18日被列為法定古蹟,由其組成大潭水務文物徑,於同日啟用。文物徑全長5公里,需時2小時走畢全程。郊野公園內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碉堡、彈藥庫及戰地炊場等遺蹟,至今仍然保存下來。
遊客可以在大潭道近大潭篤水塘的入口進入大潭郊野公園,沿大潭水塘道登山會經過四個水塘(大潭篤水塘、大潭中水塘、大潭副水塘及大潭上水塘),之後您可選擇步行前往鰂魚涌、黃泥涌峽,或沿港島徑第七段及第八段往大浪灣。在途中不但可以飽覽水塘和郊外景色,路旁更設有多個燒烤地點、避雨亭及各種兒童遊戲架,實在是家庭日郊遊的好去處。乘搭本路線於大潭道近大潭水塘道(往赤柱炮台方向13號站或往嘉亨灣方向10號站)下車前往。
赤柱
除了陽光與海灘,赤柱更是匯敘中西文化特色的旅遊勝地。赤柱村巴士總站對面的赤柱大街和赤柱市場,有不少富有懷舊特色的建築物、露天茶座、食肆、酒吧、小攤檔和店鋪,售賣各式美食和紀念品。赤柱有多座歷史悠久的中西建築,見證過去數世紀的發展。開埠前,赤柱只是一條小漁村,為保佑村民作業平安,居民在1767年興建天后廟,現時是本港其中一間最古老的天后廟。當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後,政府於1859年設立赤柱警署。時至今日,舊赤柱警署已列為法定古蹟,是本港現存最古老的警署建築,現址曾經作高級餐廳,現為惠康超級市場。
赤柱廣場在2000年落成,將附近環境與美利樓、五層高購物中心、戶外表演場地閑情坊和天后廟融為一體,成為一個旅遊熱點。美利樓原位於中環花園道中銀大廈現址,1846年建成作英軍軍官宿舍,是香港僅存的古歐陸式殖民地建築。為配合都市發展,政府在 1982 年把大樓拆卸,四千多件花崗岩磚石和樑柱都獲編號碼和妥善保存以備重建。美利樓最終於2000年在赤柱再次屹立,回復昔日外貌,內部則改建成介紹大樓歷史的展覽廳和餐廳。乘搭本路線於赤柱村道(近赤柱巴士總站)(往赤柱方向19號站)下車前往,不過由於假日該站停用,需於黃麻角道近東頭灣道(往赤柱炮台方向20號站)下車前往,若乘坐馬坑特別班次(平日0750由嘉亨灣開出)及於指定時段(赤柱炮台開出,星期一至五0900-1540及2100後時段、星期六及假日0900後時段)乘搭,更可在赤柱廣場巴士總站(常規班次往嘉亨灣方向5A號站)下車前往。
赤柱軍人墳場
赤柱是二次大戰時香港的最後防線。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日軍入侵香港,盟軍被逼節節後退,至赤柱附近發生激烈戰鬥,最終不敵,港督楊慕琦於十二月廿五日(聖誕節)宣佈投降,至此香港進入三年八個月的黑暗日子,至一九四五年八月才重光。沿赤柱村道右轉黃麻角道,步行十五分鐘,便可到達赤柱軍人墳場,該處便是埋葬當年為保衛香港而壯烈犧牲的軍人和平民,並有當年日軍入侵香港的史實立成碑文,供遊人憑弔。乘搭本路線於黃麻角道近聖士提反書院(往赤柱炮台方向車站21號站)下車前往。
蘇豪東
蘇豪東 (Soho East) 位於西灣河大型私人屋苑鯉景灣地下的地舖,總面積約十三萬平方呎,均享有優美之海景或翠綠園景。尤其由嘉亨灣至鯉景灣觀海閣的一段太康街,由於面臨維港,近年不斷有高檔食府進駐,成為一個中高檔的臨海食肆新焦點。蘇豪東集合中區蘇豪區的食肆特色及擁有赤柱海濱之情調,每逢傍晚時分,涼風徐來,市民及遊客們紛紛來到海旁散步,一面乘涼,一面閑聊,同時享用高級美食,誠為賞心樂事。乘搭本路線於嘉亨灣巴士總站下車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