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X |
屯門市中心←→旺角(柏景灣) |
本路線提供屯門市中心、置樂花園、三聖、黃金海岸、大欖、青龍頭及深井往來美孚、長沙灣、深水埗、旺角的巴士服務,前身為52,往來屯門新墟至荃灣碼頭,於1973年7月16日配合九巴大幅度重組路線而投入服務,以配合50(原稱16)取消分段收費及實施一人收費,以分流往來屯門至荃灣的乘客。當年屯門區未完全發展,只有新發邨一帶有較多人口,而屯門公路尚未興建,居民出入需途經青山公路,因此52是當時屯門區的主要出入路線,也是52的黃金時代。 由於當時屯門屬於郊區,假日有不少居民往來屯門及青山公路沿線旅遊,本路線曾於1978年5月21日起,將假日的班次分拆出來,改稱52R,直至屯門區全面發展,1980年6月1日遷往友愛邨,並恢復提供每天全日服務,為安定友愛區首條巴士路線。隨著屯門區不斷發展,屯門公路首期早於1978年5月通車,改善屯門區的對外交通,52相對其他途經屯門公路的新線作用明顯減低,因此客量開始下跌,即使本路線於1984年3月7日遷往屯門碼頭(即今友愛(南)巴士總站),服務新入伙的地區,但該處已經有途經屯門公路的60及60M,客量仍未有起色。 隨著介乎屯門(三聖)至荃灣一段的青山公路不斷有私人樓宇發展,九巴1984年9月23日重組部份新界西區路線時,52線大幅延長路線,由荃灣碼頭延長至長沙灣,以取代50M(第一代)及60線於青山公路的服務。屯門端總站則於1986年4月7日遷入新建的屯門市中心巴士總站,擴大服務範圍,重要性再次提升。不過隨著青山公路沿線不斷發展,沿線居民認為52線往來九龍行車時間相當長,因此52線於1992年5月4日起由長沙灣延長至深水埗碼頭,來回程改經深井至荃灣一段的屯門公路及荃灣路,不再經荃灣市中心及葵涌,並改稱52X(即本路線)及調高全程收費,1995年4月9日遷往西九龍中心地下的深水埗(欽州街)巴士總站,1997年3月19日起增派空調巴士行走,2002年9月7日起改為全空調服務,亦象徵新界西北往來西九龍的所有特快線已轉為全空調服務。 當時本路線於九龍區只服務美孚、長沙灣、深水埗,未能深入九龍區的心臟地帶--旺角,青山公路沿線(置樂至深井)居民只能乘坐昂貴的紅色公共小巴往來旺角區,故此屯門區議會早於2006年底提出將本路線總站延長至旺角(柏景灣),但受到荃灣及深水埗區議會提出異議,要求作出修訂,而延長路線後亦需由現時路線中抽調車輛行走,延長路段的行車路線又未能得到沿線所有區議會共識,以致建議一直未能實行。經過區議會、九巴及運輸署超過兩年的角力,本路線終於在2009年11月29日起延長至旺角(柏景灣),往柏景灣方向途經荔枝角道及上海街,回程途經旺角道及彌敦道,並提高全程票價,但由青龍頭往市區的分段收費維持不變,並增加由深水埗長沙灣道近怡閣苑往屯門的分段收費,同時往柏景灣方向仍保留繞經欽州街西,以減少對原有乘客影響(直至2012年6月17日起不再繞經欽州街西),同日起荔枝角(L)廠亦加入派車行走本路線。 本路線延長總站後,成為自1982年5月16日地鐵荃灣線(即港鐵荃灣線)全線通車,導致原有50線縮短至葵芳地鐵站及改稱50M(已取消),相隔超過27年後,青龍頭及深井再次有巴士路線直達旺角區,亦令置樂至小欖一帶有全日巴士線往來旺角區。由於青龍頭及深井屬荃灣區,因此本路線是唯一以新界西北區為總站,中途需在荃灣區停站的往來九龍全日特快巴士路線。另外,雖然本路線歸類為特快路線(X字尾),但由於在深井及屯門之間途經青山公路,因此實際途經的快速公路路段只有深井至美孚一段(屯門公路及荃灣路),約11.5公里(只佔全程37%)。為配合屯門公路轉車站全面啟用,由2013年7月27日起,本路線來回程均繞經屯門公路轉車站(南行位於小欖交匯處,北行位於青山公路大欖角迴旋處),並提供轉乘優惠,方便元朗及屯門區居民轉乘本路線往來青龍頭、深井及西九龍區。 本路線主要服務屯門區居民往來青山公路一帶及青山公路一帶居民往來西九龍及旺角區,以本路線所行走的路線,主要服務是流水客,鮮有乘客坐足全程,如欲來往屯門市中心及西九龍一般都會乘搭60X,本路線的乘客主要集中在青山公路(置樂花園、三聖、黃金海岸、大欖、青龍頭及深井)一帶。假日由於有不少市民前往深井、青龍頭及黃金海岸旅遊,因此本路線假日的客量比平日為多。 在屯門公路轉車站啟用後,為舒緩青龍頭及深井一帶中途站乘客的需求,星期一至五早上設有由屯門公路轉車站開出的特別班次。因應掃管笏一帶發展,九巴及運輸署於《2017-2018年度巴士路線計劃》中,建議將原有屯門公路轉車站開出的特別班次延長路線,改由掃管笏開出,服務掃管笏村、NAPA、星堤及愛琴海岸居民直接前往市區。最終建議獲得屯門區議會交運會通過,於2017年8月28日起實施。 九巴於2014年11月加訂的196輛Enviro500 MMC 12米(ATENU),其中車身編號E530的一批為數76輛巴士(ATENU803-879)首次配上新款Facelift MKII車身,波箱改用ZF Ecolife 6AP1700B六前速波箱。新巴士與之前版本主要在車身上有所分別,車身、車頭及車尾部份採用與英國的Enviro400 MMC車身相同的設計。首批配置Facelift車身的Enviro500 MMC於2015年9月起陸續運抵香港,其中首批出牌的八輛同款巴士(ATENU803-810)於2015年11月30日上掛本路線,成為首條採用Facelift車身的Enviro500 MMC作掛牌車的九巴路線(已全部調走),同年12月更全線直梯化。 2018年9月,本路線引入6輛配置「城市脈搏」塗裝的Enviro500 MMC 12.8米(3ATENU)作掛牌車,進一步提升運載力,是繼城巴962系路線大量引入12.8米巴士後,九巴首條採用12.8米巴士而行走青山公路沿線的路線。後因元朗區路線對該車款有更大需求,全數12.8米巴士其後被撤走。同年11月開始,全線改由屯門車廠(U)派車。2019年4月,本路線上掛首款歐盟六型引擎量產巴士——富豪B8L 12米(V6B),曾於2020年6月全線使用該車型行走,惟同年8月全線用車改回Enviro500 MMC 12米(ATENU、E6T,後者為歐盟六型樣版車)。 荔枝角車廠(L)於2021年7月12日再次負責本路線之派車,一個月後重新加入香檳金色車身的富豪B9TL 12米(AVBWU)行走,翌年6月,改派Enviro500 MMC 12米(ATENU)行走,兩個月後,再次加入富豪B8L 12米(V6B)行走。2022年10月,加入最新一批配置上層倒後位之富豪B8L 12.8米(V6X)行走。 |
服務時間
星期一至五 屯門市中心開 |
班次(分鐘) | 星期一至五 旺角(柏景灣)開 |
班次(分鐘) |
0520-0600 | 20 | 0620-1430 | 15-20 |
0600-0655 | 10-15 | 1430-2140 | 9-13 |
0655-0828 | 5-9 | 2140-0035 | 15-20 |
0828-1815 | 10-15 | ||
1815-2315 | 20 |
星期一至五特別班次 掃管笏開 |
0800 |
特別班次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暫停服務 |
星期六 屯門市中心開 |
班次(分鐘) | 星期六 旺角(柏景灣)開 |
班次(分鐘) |
0520-0700 | 20 | 0620-0800 | 20 |
0700-0736 | 12 | 0800-2215 | 10-15 |
0736-0812 | 6-8 | 2215-0035 | 20 |
0812-1815 | 10-15 | ||
1815-2315 | 20 |
假日 屯門市中心開 |
班次(分鐘) | 假日 旺角(柏景灣)開 |
班次(分鐘) |
0520-0800 | 20 | 0620-1000 | 20 |
0800-1915 | 12-15 | 1000-2115 | 12-15 |
1915-2315 | 20 | 2115-0035 | 20 |
行車里數及時間、派車資料
全程行車時間90分鐘
全程行車里數30.6公里
本路線由屯門(U)廠派車
常見車款:ATENU、V6B、V6X
收費表
空調巴士 | |
全程收費 | 13.40 |
青龍頭(豪景花園)往旺角(柏景灣) | 10.20 |
美孚往旺角(柏景灣) | 6.60 |
上海街往旺角(柏景灣) | 5.40 |
長沙灣道(怡靖苑)往屯門市中心 | 12.10 |
深井(碧堤半島)往屯門市中心 | 8.30 |
青龍頭村往屯門市中心 | 6.80 |
大欖往屯門市中心 | 5.60 |
三聖往屯門市中心 | 4.60 |
十二歲以下小童及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半價 | |
本路線接受八達通、感應式電子支付(信用卡/行動支付)、支付寶/雲閃付二維碼繳費服務 | |
六十至六十四歲長者使用樂悠咭,或六十五歲或以上長者使用長者八達通,只收$2.00或車費半價(以較低者為準);殘疾人士使用個人八達通,只收$2.00或車費原價(以較低者為準) |
屯門/元朗/天水圍區域性雙向分段收費
乘客使用八達通/電子支付系統乘搭往市區方向的本路線,於屯門區內巴士站下車,然後於指定的巴士站上的八達通/電子支付系統拍卡機拍卡,便可享有短程分段收費 $4.60(三聖邨或之前巴士站下車)/$5.60(青山灣至黃金海岸巴士站下車)(即回贈全程與分段收費之差額)。
適用於本路線的指定拍咭機位置:
乘客請注意以下各項細則:
八達通轉乘優惠
九巴屯門公路轉車站轉乘優惠計劃
本線設有屯門公路轉車站巴士轉乘優惠,詳情請按此處。請注意,只有使用八達通/電子支付系統的乘客才可享有優惠。
行車路線
屯門市中心開,經: 屯門鄉事會路,屯興路,青山公路,小欖交匯處,屯門公路轉車站,青山公路,深井交匯處,屯門公路,荃灣路,葵涌道,長沙灣道,欽州街,荔枝角道,上海街,亞皆老街,櫻桃街及海泓道。 |
掃管笏開(特別班次),經: 掃管笏路,青山公路,小欖交匯處,屯門公路轉車站,青山公路,深井交匯處,屯門公路,荃灣路,葵涌道,長沙灣道,欽州街,荔枝角道,上海街,亞皆老街,櫻桃街及海泓道。 |
旺角(柏景灣)開,經: 海泓道,櫻桃街,亞皆老街,新填地街,旺角道,彌敦道,長沙灣道,荔枝角道,葵涌道,荃灣路,屯門公路,深井交匯處,青山公路,大欖角迴旋處,屯門公路轉車站,青山公路,大欖巴士迴旋處,青山公路,杯渡路及屯門鄉事會路。 |
沿途各站
屯門市中心開 | 旺角(柏景灣)開 | ||||||
區域 |
街道 |
車站 |
區域 |
街道 |
車站 |
||
0 | 屯門市 |
屯門市中心 |
屯門市廣場 |
0 | 旺角西 |
柏景灣 | 巴士總站 |
1 | 屯門市 |
屯興路 |
華都花園 |
1 | 大角咀 |
櫻桃街 | 銘基書院 |
2 | 置樂 |
青山公路 |
恆順園 |
2 | 旺角 |
新填地街 | 近快富街 |
3 | 置樂 |
青山公路 |
凱德花園 |
3 | 旺角 |
彌敦道 |
近弼街 |
4 | 三聖 |
青山公路 |
三聖邨對面 |
4 | 旺角 |
彌敦道 |
太子站 |
5 | 三聖 |
青山公路 |
青山灣對面 |
5 | 深水埗 |
長沙灣道 |
近黃竹街 |
6 | 三聖 |
青山公路 |
海景花園 |
6 | 深水埗 |
長沙灣道 |
近欽州街 |
7 | 三聖 |
青山公路 |
咖啡灣對面 |
7 | 深水埗 |
長沙灣道 |
怡靖苑 (分段) |
8 | 黃金海岸 |
青山公路 |
黃金泳灘 |
8 | 長沙灣 |
長沙灣道 |
怡閣苑 |
9 | 黃金海岸 |
青山公路 |
香港黃金海岸 |
9 | 長沙灣 |
長沙灣道 | 長沙灣遊樂場 |
10 | 小欖 |
青山公路 |
嘉和里村 |
10 | 長沙灣 |
長沙灣道 | 深水埗運動場 |
11 | 小欖 |
青山公路 |
小秀村 |
11 | 長沙灣 |
長沙灣道 | 長沙灣廣場 |
12 | 小欖 |
青山公路 |
愛琴灣對面 |
12 | 荔枝角 |
荔枝角道 |
美孚站 |
13 | 小欖 |
青山公路 |
小欖新村 |
荃灣路 |
|||
14 | 小欖 |
青山公路 |
小欖村 |
屯門公路 |
|||
15 | 小欖 |
青山公路 |
澄麗路 |
13 | 深井 |
青山公路 |
碧堤半島 (分段) |
16 | 小欖 |
小欖交匯處 |
屯門公路轉車站 |
14 | 深井 |
青山公路 |
麗都花園 |
17 | 大欖 |
青山公路 |
大欖涌 |
15 | 深井 |
青山公路 |
馬灣碼頭 |
18 | 青龍頭 |
青山公路 |
嘉龍村 |
16 | 深井 |
青山公路 |
浪翠園第三期對面 |
19 | 青龍頭 |
青山公路 |
御海峰 |
17 | 青龍頭 |
青山公路 |
浪翠園第四期對面 |
20 | 青龍頭 |
青山公路 |
豪景花園 (分段) |
18 | 青龍頭 |
青山公路 |
青龍頭村對面 (分段) |
21 | 青龍頭 |
青山公路 |
青龍頭村 |
19 | 青龍頭 |
青山公路 |
豪景花園對面 |
22 | 青龍頭 |
青山公路 |
浪翠園第四期 |
20 | 青龍頭 |
青山公路 |
豪景花園商場對面 |
23 | 青龍頭 |
青山公路 |
浪翠園第三期 |
21 | 青龍頭 |
青山公路 |
御天峰 |
24 | 深井 |
青山公路 |
馬灣碼頭對面 |
22 | 青龍頭 |
青山公路 |
御海峰對面 |
25 | 深井 |
青山公路 |
深井村 |
23 | 青龍頭 |
青山公路 |
嘉龍村對面 |
26 | 深井 |
青山公路 |
海韻花園 |
24 | 大欖 |
青山公路 |
屯門公路轉車站 |
屯門公路 |
25 | 大欖 |
青山公路 |
大欖巴士總站 (分段) |
|||
荃灣路 |
26 | 小欖 |
青山公路 |
小欖 |
|||
27 | 荔枝角 |
長沙灣道 |
美孚中電大樓 (分段) |
27 | 小欖 |
青山公路 |
澄麗路 |
28 | 長沙灣 |
長沙灣道 |
荔枝角站 |
28 | 小欖 |
青山公路 |
小欖村 |
29 | 長沙灣 |
長沙灣道 |
昌華街 |
29 | 小欖 |
青山公路 |
小欖新村對面 |
30 | 長沙灣 |
長沙灣道 |
元州邨元禧樓 |
30 | 小欖 |
青山公路 |
愛琴灣 |
31 | 深水埗 |
長沙灣道 |
九龍工業學校 |
31 | 小欖 |
青山公路 |
小秀上村 |
32 | 深水埗 |
欽州街 | 西九龍中心對面 | 32 | 小欖 |
青山公路 |
龍珠島 |
33 | 深水埗 |
荔枝角道 | 近北河街 | 33 | 黃金海岸 |
青山公路 |
香港黃金海岸 |
34 | 深水埗 |
荔枝角道 | 近石硤尾街 | 34 | 黃金海岸 |
青山公路 |
黃金泳灘 |
35 | 深水埗 |
荔枝角道 | 大南街休憩處 | 35 | 三聖 |
青山公路 |
咖啡灣 |
36 | 旺角 |
上海街 | 近弼街 (分段) | 36 | 三聖 |
青山公路 |
碧翠花園 |
37 | 旺角 |
亞皆老街 |
旺角街市 |
37 | 三聖 |
青山公路 |
青山灣碼頭 |
38 | 大角咀 |
櫻桃街 |
銘基書院對面 |
38 | 三聖 |
青山公路 |
三聖邨 (分段) |
39 | 旺角西 |
海泓道 | 海富苑 | 39 | 三聖 |
青山公路 |
屯門兆麟政府綜合大樓 |
40 | 旺角西 |
柏景灣 | 巴士總站 | 40 | 置樂 |
青山公路 |
青善遊樂場 |
41 | 置樂 |
青山公路 |
置樂花園 |
||||
42 | 置樂 |
青山公路 |
華都花園 |
||||
43 | 屯門市 |
屯門市中心 |
屯門市廣場 |
特別班次沿途各站
掃管笏開 | |||
區域 |
街道 |
車站 |
|
0 | 掃管笏 |
掃管笏 |
OMA OMA |
1 | 掃管笏 |
掃管笏路 |
NAPA第2座 |
2 | 掃管笏 |
掃管笏路 |
星堤 |
3 | 掃管笏 |
掃管笏路 |
近管翠路 |
4 | 掃管笏 |
掃管笏路 |
愛琴海岸對面 |
5 | 小欖 |
青山公路 |
嘉和里村 |
6 | 小欖 |
青山公路 |
小秀村 |
7 | 小欖 |
青山公路 |
愛琴灣對面 |
8 | 小欖 |
青山公路 |
小欖新村 |
9 | 小欖 |
青山公路 |
小欖村 |
10 | 小欖 |
青山公路 |
澄麗路 |
11 | 小欖 |
小欖交匯處 |
屯門公路轉車站 |
12 | 大欖 |
青山公路 |
大欖涌 |
13 | 青龍頭 |
青山公路 |
嘉龍村 |
14 | 青龍頭 |
青山公路 |
御海峰 |
15 | 青龍頭 |
青山公路 |
豪景花園 (分段) |
16 | 青龍頭 |
青山公路 |
青龍頭村 |
17 | 青龍頭 |
青山公路 |
浪翠園第四期 |
18 | 青龍頭 |
青山公路 |
浪翠園第三期 |
19 | 深井 |
青山公路 |
馬灣碼頭對面 |
20 | 深井 |
青山公路 |
深井村 |
21 | 深井 |
青山公路 |
海韻花園 |
屯門公路 |
|||
荃灣路 |
|||
22 | 荔枝角 |
長沙灣道 |
美孚中電大樓 (分段) |
23 | 長沙灣 |
長沙灣道 |
荔枝角站 |
24 | 長沙灣 |
長沙灣道 |
昌華街 |
25 | 長沙灣 |
長沙灣道 |
元州邨元禧樓 |
26 | 深水埗 |
長沙灣道 |
九龍工業學校 |
27 | 深水埗 |
欽州街 | 西九龍中心對面 |
28 | 深水埗 |
荔枝角道 | 近北河街 |
29 | 深水埗 |
荔枝角道 | 近石硤尾街 |
30 | 深水埗 |
荔枝角道 | 大南街休憩處 |
31 | 旺角 |
上海街 | 近弼街 (分段) |
32 | 旺角 |
亞皆老街 |
旺角街市 |
33 | 大角咀 |
櫻桃街 |
銘基書院對面 |
34 | 旺角西 |
海泓道 | 海富苑 |
35 | 旺角西 |
柏景灣 | 巴士總站 |
搭52X,去熱點玩!
52X都經過不少旅遊熱點,在此逐一介紹
深井燒鵝及美食店
深井最有名的地道美食為馳名的深井燒鵝,以「裕記」及「陳記」最為香港人及外國遊客熟悉。所謂「深井」,其實是一種特殊烤爐形式,在地上挖出來的一口乾井,下堆木炭,井口橫著鐵枝,燒臘就用鈎子掛在這些鐵枝上,吊在井中燒烤。由於井是在地裡挖的,周圍都是密不透風的泥土,令爐溫更加均勻穩定,因此出品的燒鵝味道絕佳。
其中「裕記」的創辦人吳春鹽先生,早年在家鄉普寧自製豆腐而受鄉人歡迎。及至中國內地解放,吳先生與同鄉來港謀生,並於1958年於荃灣深井創立「裕記飯店」。吳春鹽發現人們喜歡吃燒鴨,於是改做燒鴨。後來香港的經濟起飛,農民養鴨的飼料成本增高,就改用較差飼料,鴨的品質下降。吳春鹽花了很多心思改進燒鴨方法,人客仍然不太喜歡,於是便決定改用鵝,成本為鴨的2.5偣。吳春鹽先生以傳統廣州燒烤製法,獨創自家秘方,除了用料講究,他還創造出獨特的炭燒烤法。燒鵝過程中,還要塗上麥芽糖水外,鵝內要塞入獨門香料。製成的燒鵝外表油亮、口感多汁,搭配店家特製的梅子醬,十分可口。
屯門公路於1978年通車前,香港人消遣活動不多,而深井附近的釣魚灣,當年為熱門釣魚勝地,有不少市民垂釣,並帶同漁獲到「裕記」加功,同時發現「裕記燒鵝」 與別不同,經食客互相推薦而名聞香江及海外。另外,為了推廣當時新產品「生力生啤」,當時扎根深井的「生力啤酒廠」(已於1996年遷址元朗工業邨,現址已重建成私人屋苑「碧堤半島」)曾讓市民到廠房免費品嚐。飲啤酒需要配美食,啤酒廠員工便帶那些市民來裕記,從而使裕記的名氣更上一層樓。1980年代,「去深井、食燒鵝、飲生力生啤」是當時香港市民一個很好的消閒節目。
1992年6月4日凌晨深井總店發生大火,吳春鹽夫婦不幸葬身火海,其長女吳娟華(華姐)毅然擔當第二代掌舵人,團結家人重振裕記,於五個月後的11月重開。她說:「潮州人做生意的宗旨,是勤力而不貪,只賺應賺的錢。我們的要求是做得好,不求做得多,把生意發揚光大,保持招牌。」除了秉承家傳秘方做好燒鵝,她還設計多款小菜和海鮮迎合人客需要。裕記選用由清遠鵝場供應的棚鵝,燒起來夠油香;而揀的都是頭手鵝,由專職的燒鵝師傅負責烤焗;即燒即斬,保證新鮮皮香肉嫩。
經過兩代人半個世紀的苦心經營,「裕記燒鵝」成爲香港餐飲業的特色美食,由2009年起,裕記連續七年獲米芝蓮指南入選並推介為美食餐廳,深受各界推崇。彭定康、曾蔭權、梁愛詩、周梁淑怡、張宇人、周潤發等社會名流都曾慕名遠道前來光顧裕記。
至於燒鵝另一名牌「陳記」,由陳金盛於1953年創辦,最初是大牌檔,1974年在深井開設第一家分店,是第一家登陸深井的燒鵝食店,現由陳家第二代11名子女合力經營。陳記燒鵝全盛期擁有十多間分店,日賣500隻燒鵝,連特首曾蔭權及影視界名人周潤發、黎明等都曾是慕名而至的座上客。
及至廿一世紀,深井有不少大型豪宅屋苑入伙,因此亦有不少來自各國的美食進駐,包括中、西、意、日、印度等地的菜式,店鋪食肆超過十五間,假日例必坐無虛席。
乘搭本路線於青山公路近碧堤半島或麗都花園(往屯門市中心方向第13、14號站)下車前往。
青龍頭、大欖郊野公園及圓墩村遺蹟
沿青龍頭的龍如路步行上山約10分鐘,便可到達大欖自然教育徑的入口。再沿左車路步行,去到另一個車路分叉處,見到往圓墩的牌,再沿左車路步行,大約十分鐘就到圓墩營。圓墩郊遊徑由青龍頭大欖郊野公園入口至大欖涌水塘北端,於2000年由漁農署(即漁農自然護理署)設立,途經已列作古蹟的圓墩古村(現為民安隊圓墩訓練營營址)及次生林,及飽覽大欖涌水塘和黃金海岸之景色, 亦可在蒼翠林蔭次生林中漫步。全長約9公里,需時4小時行畢全程。
其中列作古蹟的圓墩古村,為荃灣著名古村落之一,已有超過二百五十年歷史。由於村位於當時的元荃古道,在清末和民初一度相當興盛。戰後,由於元荃古道的末落,原圓墩村村民於1973年遷往青龍頭龍如路,另建圓墩村(現址為浪翠園五期帝華軒對面)。古村舊址於1973年11月交予民安隊負責重修及管理,但因缺乏資金,曾一度暫停計劃。直至1980年,民安隊得到荃灣地方人士及官員資助下,重新開展該項計劃,並於1981年8月完成維修工程,並設立博物館,仿照二百五十年前村民生活的模式,擺放屋內傢俬用品及農具。博物館現為民安隊圓墩訓練營一部份。
乘搭本路線於青山公路怡龍別墅或豪景花園對面(往屯門市中心方向第18、19號站)下車前往。
黃金海岸
黃金海岸是屯門區內最大型的旅遊區,整項發展包括由信和實業發展的國際級渡假酒店(黃金海岸酒店)、會議中心、購物商場及私人遊艇會,和著名的黃金泳灘。
黃金泳灘位於青山公路18咪半,與新咖啡灣接連,是屯門區最大的海灘,亦是全港首個人造海灘。總面積約7.85公頃,沙灘全長545米,另外沙灘旁有一條長480米的海濱大道,兩旁植有椰樹及各類花草樹木。其小賣亭及更衣室等設施﹐與毗鄰的酒店、購物商場在設計上混為一體。
香港黃金海岸位於青山灣畔,採取歐陸式建築特式,充滿地中海浪漫情調。夕陽垂照,棕櫚婆娑,閒息於海堤的露天茶座,啟發無盡的藝術靈感和創意。
乘搭本路線於青山公路近黃金海岸(往屯門市中心方向第33號站)下車前往。
三聖海鮮街
三聖海鮮街是有名的魚市場,場內共有約10間大小海鮮檔。除了時令海鮮,海鮮檔還有很多罕見的本土海鮮,如金邊方利、海紅斑等均有售。而蟹類品種也相當多,除羔蟹及肉蟹外,還有奄仔蟹、重皮蟹、白蟹、大紅蟹,琳瑯滿目,應有盡有。看見如此生猛的海鮮,想必令人垂涎三尺。遊人不妨先到這個魚市場挑選海鮮,再交由附近多間的海鮮酒家代為烹調,盡情享受豐富的海鮮宴。
乘搭本路線於青山公路近三聖邨(往屯門市中心方向第38號站)下車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