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R

九龍站←→馬灣(珀欣路)
Kowloon Station←→Ma Wan (Pak Yan Road)

本路線提供港鐵九龍站、南昌站往返馬灣(馬灣公園、挪亞方舟)的特快巴士服務,於2024年2月3日起投入服務,初時袛於星期六及假日日間提供服務,同年12月23日起提升至每天提供服務。

1990年代,殖民地政府啟動赤鱲角新機場「十項核心工程」,其中的青馬大橋及汲水門大橋跨越馬灣島,當局為興建該兩座大橋,而在馬灣覓地,並與新鴻基地產(簡稱新地)磋商,以政府地皮交換新地持有的馬灣舊村地皮,換地安排於1996年提交行政局通過。新地最終於1997年以換地形式,取得馬灣東部地段第392號土地,同年6月23日(距離香港主權移交不足10天前)與殖民地政府達成馬灣東北綜合發展區協議,新地協助島上原居民搬遷往新鄉村發展區(即現今田寮新村),繼而發展大型私人屋苑項目「珀麗灣」,於2002至2011年分階段落成入伙,連接馬灣島及青馬大橋的支路(現稱馬灣路)亦於2002年正式通車。

「珀麗灣」仿照大嶼山愉景灣發展模式,不容許私家車及電單車於島上行駛,故此新地成立「珀麗灣客運有限公司」(簡稱「珀客」),先後開辦多條居民巴士線,往返青衣(NR330)、葵芳(NR332)及機場(NR334)等地,另開辦往返珀麗灣碼頭至荃灣及中環的渡輪服務。同時,因應原有位於地處馬灣西面的舊村村民,逐步遷往新鄉村發展區,馬灣鄉事委員會因而委託兆豐旅運,開辦居民巴士NR331線,往返港鐵荃灣站(西樓角路)。隨著兆豐旅運放棄經營,馬灣鄉事委員會將其路線重新招標,結果由珀客投得,由2007年9月15日起正式接辦該線,珀客因而壟斷馬灣島上的公共交通服務(NR331及後來加開的支線NR331S,因珀客於合約期屆滿後決定放棄營運,經重新招標後,於2019年12月15日改由載通國際旗下的陽光巴士營辦)。

另一方面,根據當時新地與殖民地政府簽訂的協議,在興建珀麗灣的同時,新地獲政府批地於珀麗灣以南興建馬灣公園,由新鴻基地產全資擁有的馬灣公園有限公司負責。計劃分兩期興建,第一期大自然公園已於2007年7月1日正式開幕,而須收取入場費用的「挪亞方舟」,亦已於2009年5月23日啟用,設有全球最大的挪亞方舟仿製品,出入口設於珀欣路。餘下的「太陽館」,是香港聖公會與新地合作的項目,於2012年7月啟用。惟馬灣公園第二期因項目協議未訂明細節和落成日期,故一直未有進展。直至2021年3月31日,政府終於和新地達成協議,並簽立批地文件,新鴻基須在批地日期起計3年內,完成和開始運作馬灣公園第二期,修復和翻新馬灣舊村,屆時將提供藝術工作室、工作坊、零售,以及餐飲地方。至於村內歷史遺蹟,包括天后廟、九龍海關紀念碑和碑石、「梅蔚」石刻,均會保育。新地認為馬灣公園連年虧損,乃受當時交通限制影響(截至2021年,馬灣島上對外陸路交通只有珀客及陽光巴士營運的居民巴士路線,往返荃灣、葵芳、青衣及機場),故與政府部門商討爭取放寬有關限制,並引入專營巴士,同時回應當年珀麗灣業主委員會要求在馬灣引入專營巴士的訴求(編者註:2012年,珀客提出以新增巴士服務,取代虧蝕多年來往珀麗灣及荃灣的渡輪服務,成為島上居民對壟斷島上公共交通服務的珀麗灣客運不滿的導火線,部分居民更指斥珀客長期壟斷島上公共交通服務,渡輪及巴士服務的票價由2005年起至2012年,加幅分別超過兩倍及三倍,珀麗灣業主委員會甚至通過動議不再支持珀客繼續營辦所有居民巴士路線,並建議引入專營巴士服務取而代之)。

馬灣公園第二期經過多年拉鋸及拖延,最終擬於2024年第一季落成啟用。為配合該項項目落成,運輸署於2023年1月向多個區議會提交諮詢文件,建議增闢一條全新巴士路線,往返九龍站至馬灣(珀欣路)(即「挪亞方舟」所在),中途繞經南昌站一段深旺道,袛於星期六及假日提供服務,並以公開招標決定營運巴士公司。經過公開招標程序,運輸署於同年8月17日宣佈,由九巴投得該路線,最終編號定為230R(即本路線),於2024年2月3日起投入服務,並替代新鴻基委託陽光巴士營運的非專營巴士「方舟專線」(往返旺角新世紀廣場至馬灣挪亞方舟,早於2020年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而暫停服務)。初時袛於周末及假日日間提供服務,為方便市民於平日可以由九龍市區直達馬灣公園及附近旅遊景點,同年12月23日起提升至每天早上繁忙時間後至晚上提供服務,從而結束馬灣島上欠缺專營巴士路線的歷史。馬灣島上居民(珀麗灣、馬灣大街村、田寮新村等)亦可以使用提升服務後的本路線,直接前往港鐵南昌站或九龍站轉乘港鐵或其他交通工具往返市區(需步行前往珀欣路的大自然公園對出上車)。

本路線投入服務後,成為馬灣島上首條及唯一一條常規專營巴士路線,更是首條及唯一一條駛經青馬大橋的九巴常規專營巴士路線(以往九巴營運馬灣的Y41線,袛於颱鳳襲港期間按需要營運),也是馬灣島上首條直達九龍市區的公共交通服務路線。九巴在本路線開辦的官方新聞稿中,更宣佈全線採用比亞迪B12D雙層電動巴士(BED)行走,成為九巴首條全線採用雙層電動巴士行走的路線。一如陽光巴士營運、往返馬灣的居民巴士NR331及NR331S線,本路線往馬灣方向的電子路線牌,會加入「挪亞方舟」的官方Logo分頁,以示乘客可以乘搭本路線直達馬灣主要觀光熱點「挪亞方舟」。當青馬大橋實施第一階段強風交通管理措施時,本路線會改用單層柴油或電動巴士。

目前,本路線和5R線,為九巴僅有兩條以「R」字尾作編號,而且每天提供服務的旅遊路線。

有關馬灣島上交通服務的沿革歷史,可參閱「馬灣交通簡史」分頁。

服務時間

星期一至五
九龍站開
班次(分鐘) 星期一至五
馬灣(珀欣路)開
班次(分鐘)
1000-2100 60 1100-2200 60

 

星期六及假日
九龍站開
班次(分鐘) 星期六及假日
馬灣(珀欣路)開
班次(分鐘)
0900-1100 30 1100-1200 60
1100-1200 20 1200-1600 30
1200-1630 30 1600-1700 20
1630-2130 60 1700-1830 30
1830-2230 60

行車里數及時間、派車資料

全程行車時間34分鐘
全程行車里數18.3公里
本路線由荔枝角(L)廠派車
常見車款:BED

收費表

空調巴士
全程收費 15.50
南昌站往馬灣(珀欣路) 11.10
南昌站往九龍站 5.80
十二歲以下小童及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半價
本路線接受八達通、感應式電子支付(信用卡/行動支付)、支付寶/雲閃付二維碼繳費服務
六十歲或以上長者(包括殘疾人士)使用樂悠咭,只收$2.00或車費半價(以較低者為準);六十歲以下殘疾人士使用個人八達通,只收$2.00或車費原價(以較低者為準)
逢星期日,每兩名繳付成人車費的乘客,可攜同一名十二歲以下小童或六十五歲或以上長者免費乘車

即日來回優惠

乘客於同一日內以同一張八達通卡或同一個電子支付工具帳戶乘搭本路線兩個不同方向,回程可享九折優惠。

八達通轉乘優惠

230R←→3X, 8, 11, 81, 203E, 215X, 270P, 271, W2, W3, W4

由本路線往九龍站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或由上述路線轉乘本路線往馬灣方向,上述路線之車程為免費。

230R←→6F, 12, 12A, 18, 36A, 36B, 42A, 46, 60X, 63X, 69X, 95, 260X, 261B, 268B, 268X, 269B, 280X, 281A, 286C, 296C, 296D

由本路線往九龍站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或由上述路線轉乘本路線往馬灣方向,第二程可獲 $4.20 的折扣優惠。

230R←→900, 934, 936, 960, 961, 968, 978

由本路線往九龍站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往港島,第二程可獲 $6.00 的折扣優惠;由上述路線往新界方向轉乘本路線往馬灣方向,第二程免費。

乘客請注意以下各項細則:

  1. 乘客須以同一張八達通卡/信用卡/電子支付系統繳付兩程車費。
  2. 必須於指定時限內完成轉乘。
  3. 如使用八達通,在轉乘次程車程前,必須確保八達通卡之餘額為正數,設有自動增值系統之八達通卡則不受影響。
  4. 在轉車途中請勿使用同一八達通卡/信用卡/電子支付系統乘搭其他非指定巴士路線或其他交通工具,否則不能享有轉車優惠;惟以該八達通卡/信用卡/電子支付系統進行與乘車無關的交易, 如增值、購買汽水、使用公共電話、即影即有照片不多於九次則不受影響。
  5. 轉乘同一條巴士路線不能享有轉乘優惠。

 

行車路線

九龍站開,經
車站周邊路,雅翔道,迴旋處,雅翔道,佐敦道,連翔道,迴旋處,海輝道,深旺道,東京街西,連翔道,西九龍公路,青葵公路,長青隧道,長青公路,青衣西北交匯處,青嶼幹線,馬灣路,珀林路,珀麗路,珀欣路,迴旋處及珀欣路。
馬灣(珀欣路)開,經
珀欣路,珀麗路,珀林路,馬灣路,青嶼幹線,青衣西北交匯處,長青公路,長青隧道,青葵公路,西九龍公路,連翔道,東京街西,深旺道,欽州街西,連翔道,雅翔道,迴旋處,雅翔道,迴旋處,雅翔道及車站周邊路。

沿途各站

九龍站開 馬灣(珀欣路)開
區域
街道
車站
區域
街道
車站
0
尖沙咀
九龍站
Elements圓方
由36B, 42A, 46, 60X, 63X, 69X, 81, 260X, 268B, 268X, 269B, 270P, 271, W2, W3, W4轉乘
0
馬灣
馬灣(珀欣路)
大自然公園
1
尖沙咀
雅翔道
環球貿易廣場
由8, 11, 95, 203E, 215X, 280X, 281A, 900, 934, 936, 960, 961, 968, 978轉乘
馬灣路
連翔道
青嶼幹線
2
深水埗
深旺道 南昌站 (分段)
由6F, 12, 12A, 18, 36A, 286C, 296C轉乘
長青公路
連翔道
長青隧道
青葵公路
青葵公路
長青隧道
連翔道
長青公路
1
深水埗
深旺道 富昌邨 (分段)
轉乘6F, 12, 12A, 18, 36A, 286C, 296C
青嶼幹線
連翔道
馬灣路 2
尖沙咀
雅翔道
九龍站
轉乘8, 11, 95, 203E, 215X, 281A, 296D, 900, 934, 936, 960, 961, 968, 978, W4
3
馬灣
馬灣(珀欣路)
大自然公園
3
尖沙咀
九龍站
Elements圓方
轉乘3X, 36B, 42A, 46, 60X, 63X, 69X, 81, 260X, 268B, 268X, 269B, 271, 280X, W2, W3

 

馬灣交通簡史

馬灣原本為漁村,海路運輸相當繁忙,早在清初時已有士兵駐守,抗衡肆虐的海盜。清政府於1860至1870年期間,曾在馬灣及另外三個地區設置稅關,用以收稅及打擊鴉片走私,其後於1887年合併成為「九龍關」。1897年,馬灣需興建新稅關,但工程因佔用村民用地,引起村民反對,經協商後,決議修建一條不起過七英尺的道路,並立碑為記。1898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容許英國租借九龍半島北部及新界全境99年,當時的「九龍關」因而正式關閉。位於馬灣島西面、馬灣舊村原址的「九龍關」遺址,刻有碑文「光緒二十三年七月吉日 九龍關借地七英尺」;2021年,香港歷史研究所於馬灣舊村一村屋後面,發現一塊可顯示清代汲水門關廠地界的「九龍關」石碑。馬灣舊村有超過二百年歷史,最繁盛的時期為1960至1970年代,當時島上居民主要以耕作、捕魚和曬蝦膏維生。

一向以來,馬灣對外的公共交通,以往來深井(碼頭位置位於釣魚灣,即麗都花園以西)的街渡為主,該街渡航線早於1953年投入服務,這條航線一開便是四十年,當時街渡營辦商須向馬灣鄉事委員會支付行政費,換取航線經營權。

1990年代,殖民地政府啟動赤鱲角新機場「十項核心工程」,其中的青馬大橋及汲水門大橋跨越馬灣島,當局為興建青馬大橋而在馬灣覓地,並與新鴻基地產(簡稱新地)磋商,以政府地皮交換新地持有的馬灣舊村地皮,換地安排於1996年提交行政局通過。新地最終於1997年以換地形式,取得馬灣東部地段第392號土地,同年6月23日(距離香港主權移交不足10天前)與殖民地政府達成馬灣東北綜合發展區協議,新地協助島上原居民搬遷往新鄉村發展區(即現今田寮新村),繼而發展大型私人屋苑項目「珀麗灣」,於2002至2011年分階段落成入伙,連接馬灣島及青馬大橋的支路(現稱馬灣路)亦於2002年正式通車。

「珀麗灣」仿照大嶼山愉景灣發展模式,不容許私家車及電單車於島上行駛,故此新地成立「珀麗灣客運有限公司」(簡稱「珀客」),先後開辦多條居民巴士線,往返青衣(NR330)、葵芳(NR332)及機場(NR334)等地,另開辦往返珀麗灣碼頭至荃灣及中環的渡輪服務。上述路線的出現,令街渡航線乘客大量流失,最終支撐不住,原有營辦商於2003年2月起停辦街渡服務。與此同時,因應原有位於地處馬灣西面的舊村村民,逐步遷往新鄉村發展區,馬灣鄉事委員會因而委託兆豐旅運,於2003年9月15日開辦居民巴士NR331線,往返港鐵荃灣站(西樓角路),導致原有於2003年3月接辦馬灣街渡的營辦商支撐不住,於2005年5月正式停辦馬灣街渡,馬灣西部四十多年靠街渡出入的歷史正式劃上句號。居民巴士營辦商亦按街渡做法,向鄉委會支付行政費。隨著兆豐旅運放棄經營,馬灣鄉事委員會將其路線重新招標,結果由珀客投得,由2007年9月15日起正式接辦該線,珀客因而壟斷馬灣島上的公共交通服務。

相隔五年後,2012年初,珀客提出以新增巴士服務,取代虧蝕多年來往珀麗灣及荃灣的渡輪服務,雖然當時已經有居民巴士NR331線往返荃灣,但其上落客點於荃灣站(西樓角路),遠離荃灣碼頭,對前往港鐵荃灣西站一帶的乘客而言頗為不便。而且巴士服務不容許乘客攜帶寵物及單車乘坐,令這些居民外出時只能乘搭來往中環的渡輪服務,十分不便。停辦渡輪一事成為島上居民對壟斷島上公共交通服務的珀客不滿的導火線,部分居民更指斥珀客長期壟斷島上公共交通服務,渡輪及巴士服務的票價由2005年起至2012年,加幅分別超過兩倍及三倍,珀麗灣業主委員會甚至通過動議不再支持珀客繼續營辦所有居民巴士路線,並建議引入專營巴士服務取代之。珀客最終決定於2012年12月14日取消來往珀麗灣及荃灣的渡輪服務,並加強NR331線的服務,運輸署更批准市區的士全日廿四小時進出馬灣。珀客隨後連同馬灣鄉事委員會申辦來往荃灣西站的巴士路線,同時泰豐遊覽車亦連同「馬灣社區聯會」申請有關路線的營運權。最終運輸署批准馬灣鄉事委員會及珀客的方案,於2013年6月8日調整其交通服務安排,除在每日非繁忙時間復辦來回各三班荃灣渡輪服務外,另開辦居民巴士NR331S線,以回應居民前往荃灣西站一帶的交通需求。

根據2019-2022年度的標書,珀客需要向馬灣鄉事委員會繳交行政費,金額為每月六萬元。據馬灣鄉事委員會主席陳崇業表示,行政費用於鄉委會贊助或舉辦一系列居民活動,包括天后誕、長者宴等,惠及區內居民。其後,珀麗灣客運決定於2019年12月合約屆滿後,放棄營辦NR331/NR331S線,馬灣鄉事委員會隨即將該兩線重新招標,最後由陽光巴士(載通集團成員)投得,於2019年12月15日起接辦該兩線,並調整全程票價。由2021年3月1日起,兩線更與九巴合作,提供轉乘41條九巴路線的八達通轉乘優惠,方便馬灣居民於荃灣接駁往返各區。

另一方面,根據當時新地與殖民地政府簽訂的協議,在興建珀麗灣的同時,新地獲政府批地於珀麗灣以南興建馬灣公園,由新鴻基地產全資擁有的馬灣公園有限公司負責。計劃分兩期興建,第一期大自然公園已於2007年7月1日正式開幕,而須收取入場費用的「挪亞方舟」,亦已於2009年5月23日啟用,設有全球最大的挪亞方舟仿製品,出入口設於珀欣路。餘下的「太陽館」,是香港聖公會與新地合作的項目,於2012年7月啟用。惟馬灣公園第二期因項目協議未訂明細節和落成日期,故一直未有進展。直至2021年3月31日,政府終於和新地達成協議,並簽立批地文件,新地須在批地日期起計3年內,完成和開始運作馬灣公園第二期,修復和翻新馬灣舊村,屆時將提供藝術工作室、工作坊、零售,以及餐飲地方。至於村內歷史遺蹟,包括天后廟、九龍海關紀念碑和碑石、「梅蔚」石刻,均會保育。新地認為馬灣公園連年虧損,乃受當時交通限制影響(截至2021年,馬灣島上的對外陸路交通只有珀客及陽光巴士營運的居民巴士路線,往返荃灣、葵芳、青衣及機場),故與政府部門商討爭取放寬有關限制,並引入專營巴士。

馬灣公園第二期經過多年拉鋸及拖延,最終擬於2024年第一季落成啟用。為配合該項項目落成,運輸署於2023年1月向多個區議會提交諮詢文件,建議增闢一條全新巴士路線,往返九龍站至馬灣(珀欣路)(即「挪亞方舟」所在),中途繞經南昌站一段深旺道,袛於星期六及假日提供服務,並以公開招標決定營運巴士公司。經過公開招標程序,運輸署於同年8月17日宣佈,由九巴投得該路線,最終編號定為230R,於2024年2月3日起投入服務,並替代新鴻基委託陽光巴士營運的非專營巴士「方舟專線」(往返旺角新世紀廣場至馬灣挪亞方舟,早於2020年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而暫停服務)。初時袛於周末及假日日間提供服務,同年12月23日起提升至每天早上繁忙時間後至晚上提供服務,結束馬灣島上欠缺專營巴士路線的歷史。馬灣島上居民(珀麗灣、馬灣大街村、田寮新村等)亦可以使用提升服務後的230R線,直接前往港鐵南昌站或九龍站轉乘港鐵或其他交通工具往返市區(需步行前往珀欣路的大自然公園對出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