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A | 啟德郵輪碼頭←→高鐵西九龍站 Kai Tak Cruise Terminal←→HSR West Kowloon Station |
本路線提供啟德郵輪碼頭、香港兒童醫院/啟德醫院、啟德跑道區、承啟道(機電工程署總部、德朗邨、啟晴邨)往返九龍城、太子道西/界限街、彌敦道(太子、旺角、油麻地)、佐敦、港鐵柯士甸站、尖沙咀(海港城、九龍公園徑)及高鐵西九龍站的巴士服務(早上往高鐵西九龍站方向及傍晚往啟德郵輪碼頭方向,各有一班班次繞經沐安街),是《2020-2021年度巴士路線計劃》建議的全新路線,於2020年7月20日起投入服務,初時往返啟德(沐安街)至高鐵西九龍站,袛在星期一至五早晚繁忙時間提供單向服務。 為配合啟德發展區人口增長,及沐泰街一帶私人屋苑(包括嘉峯匯 K.Summit、尚‧珒溋 Upper River Bank、Monaco)預計於2021年落成入伙,加上啟德未有直達公共交通工具往返高鐵西九龍站一帶,城巴及運輸署於《2020-2021年度巴士路線計劃》中,建議於星期一至五早晚繁忙時間,增設一條啟德(沐安街)直達往返高鐵西九龍站的特別班次,編號為20A(即本路線),由啟德至窩打老道走線與20線相約,然後直達高鐵西九龍站巴士總站,並繞經高鐵西九龍站上落客區,不經主線途經的旺角西及大角咀。 本路線最終於2020年7月20日起投入服務,方便啟德一帶居民於繁忙時間直達西九龍站周邊地區(尖沙咀西、九龍站)的商業區上下班。在原建議中,本路線更會繞經沐泰街,惟因該帶私人屋苑於本路線投入服務時尚未建成,故暫不駛經;回程由高鐵西九龍站之開車時間亦由原建議的1730延遲至1810開出。與主線20不同,本路線來回方向於亞皆老街及往啟德方向於窩打老道沿途有限度設站;更在九龍城駛上九龍城天橋,避開迴旋處之交通擠塞,故此城巴在路線圖上以「快速」(Rapid)包裝本路線。 不過,本路線的服務範圍,除高鐵西九龍站外,均與20線重疊,以致客量長期偏低;另一方面,啟德坊一帶私人住宅與太子道西、彌敦道及尖沙咀(廣東道)一帶的公共交通網絡尚未完善,未能滿足該區大型住宅項目(包括嘉峯匯 K.Summit、尚‧珒溋 Upper River Bank、Monaco)入伙後的交通需求。故此,於《2021-2022年度巴士路線計劃》中,城巴及運輸署建議將本路線走線大幅修改,在啟德至高鐵西九龍站之間,改經太子道東、太子道西/界限街、彌敦道、佐敦道及尖沙咀(廣東道、九龍公園徑),不再經亞皆老街及窩打老道,並改為循環運作,以高鐵西九龍站為總站,啟德(承啟道)為循環點(在承啟道南行後改經啟成街、啟華街、宏光道、啟信道、啟成街返回承啟道北行),並擴展早晚繁忙時間的服務時段,早上及傍晚各有一班班次繞經沐安街。惟建議出爐後,部份區議員質疑與現有九巴及專線小巴路線大幅重疊,專線小巴營辦商更曾列席油尖旺區議會交運會會議,指城巴開辦20線(啟德至維港灣)時,已令多條小巴路線客量下降兩至三成。另一方面,競爭對手九巴亦向運輸署提出反對本路線的改動。然而,九龍城區議會不滿本路線遲遲未實行相關改動,通過臨時動議要求盡快落實改動。最終在一片爭議聲中,本路線的改動最終得到落實,於2021年10月25日起實施。由於本路線改道後行經的啟成街、啟華街、宏光道及啟信道屬觀塘區範圍,此項改動令本路線駛經觀塘區,但未有在觀塘區設站。城巴為隆重其事,於部份行走本路線的Enviro500 MMC 12.8米巴士的右邊車身及沿線巴士站,貼上以日本「NAMCO 南夢宮」開發的電子遊戲「PAC MAN 食鬼」為主題的橫幅路線宣傳廣告,以城巴於1980年代的標誌(類似PAC MAN)對付三隻分別命名為Blinky、Clyde及Pinky的鬼魂,象徵本路線可貫通尖沙咀、旺角及啟德。 早於2013年,原機場跑道末端的啟德郵輪碼頭落成啟用,並設道路網絡連接九龍灣,途經前南面停機坪的祥業街和承昌道、啟德橋、以及前跑道的承豐道,其中承昌道、啟德橋及承豐道於2013年5月通車。後來為配合舊機場跑道進一步發展,政府決定將原位於海旁的承豐道更改走線至前跑道中央,並提升為雙程四線行車的分隔道路。有關工程於2019年底完成,同年12月30日下午2時起,更改定線的承豐道正式通車,舊承豐道永久封閉,並將發展成為海濱長廊。重新定線的承豐道啟用後,兩傍土地隨即進行多個私人屋苑發展,而承豐道定線亦予以延長,沿西北方向取道興建中的都會公園,連接貫通啟德至土瓜灣的承啟道,成為啟德跑道區發展的主要幹道。 2020年10月,時任特首林鄭月娥發表的《2020年施政報告》中,決定擱置原於2011年啟德發展藍圖提議興建的啟德「單軌鐵路」 ,跑道區內交通問題備受承豐道多個住宅的發展商關注,跑道區內其中九個發展商自組聯營公司,把該區定位為「Park Peninsula」來自救,要求加強該處的巴士及小巴服務。隨著啟德跑道區內多個私人屋苑(包括維港1號 One Victoria、Miami Quay I、天瀧 The Kinghtsbridge、澐景 Pano Harbour等)將在2022年末起陸續落成入伙,投得啟德南及跑道區多條專營巴士路線的城巴,就因應該區未來數年的人口增長,於《2022-2023年度巴士路線計劃》中,建議本路線延長路線,在承啟道後改經全段承豐道(包括興建中的都會公園段),以啟德郵輪碼頭作總站及取消循環運作,不再繞經宏天廣場一帶(屬觀塘區)掉頭;繞經沐安街的班次,則改為袛於早上往高鐵西九龍站方向及傍晚往啟德郵輪碼頭方向各供一班繞經。翌年的《2023-2024年度巴士路線計劃》,則建議本路線來回程加經啟德橋道及承昌道(香港兒童醫院),並提升至星期一至五全日服務,並視乎位於香港兒童醫院對面的全新急症醫院——啟德醫院的落成,進一步提升至每天服務及延長服務時間,兩項建議已獲九龍城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通過。而承豐道(都會公園段) 亦已於2022年12月31日下午2時正式通車。 踏入2023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終於告一段落,香港對外旅遊日漸復常,曾一度撤離香港的超級豪華郵輪「海洋光譜號 Spectrum of the Seas」於8月4日早上1100至8月5日2000重臨啟德郵輪碼頭停泊,為碼頭重開後停靠該處的最高載客量豪華郵輪(最高載客量5622名乘客),結果在該郵輪停泊期間,大批登岸旅客排長龍等候的士、九巴及城巴常規服務該處的5R、22、22M線,雖然城巴於該兩日加開特別路線22R,由啟德郵輪碼頭單向開往港鐵啟德站,仍不足以應付旅客需求。該郵輪抵港期間,輪候小巴、巴士的旅客大排長龍,啟德郵輪碼頭被指交通配套不足,導致郵輪旅客叫苦連天。 啟德郵輪碼頭在豪華郵輪停泊期間的交通配套問題,引起當局關注,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於隨後的8月7日主持跨部門會議,與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運輸及物流局、旅遊事務署、運輸署、香港旅遊發展局和啟德郵輪碼頭營運商,就日後郵輪停泊啟德郵輪碼頭的交通接駁問題,商討改善措施。隨著「海洋光譜號 Spectrum of the Seas」於8月19日再次抵達啟德郵輪碼頭停泊(停泊時間為當日0700-1800),為免8月4日及5日因郵輪碼頭接駁交通不足導致混亂的局面重演,卓永興於隨後第二次主持跨部門會議,除了決定當日增加兩條免費接駁巴士路線20R及25R(分別由城巴及九巴營辦,特快往返尖沙咀及觀塘),以疏導郵輪旅客人潮外,更決定提升往返啟德郵輪碼頭的常規巴士服務,最終於2023年8月28日起,本路線同時實施延長至啟德郵輪碼頭、繞經香港兒童醫院及提升至星期一至五全日服務之改動,成為城巴繼22、22M線後,第三條常規服務啟德郵輪碼頭的巴士路線。2024年3月29日起,更將服務擴展至星期六及假日全日提供,每日尾車亦延長至晚上,以配合啟德跑道區陸續有私人屋苑落成入伙及郵輪旅客上升的需求。 城巴於2022年宣佈引入全球首輛氫能動力巴士,車款為內地威馳騰WSD6121BR3FCEV氫燃料電池雙層巴士,於福建漳州廠房生產,採用氫能驅動的巴士電池,由加拿大巴拉德動力(Ballard Power Systems)提供,IV型車載儲氫瓶及供氫系統由中集合斯康氫能系統有限公司(中集合斯康,CIMC-Hexagon)供應,車身設計類似另一輛純電能驅動的威馳騰WSD6121BR1EV純電動雙層巴士(8910/HR3878)。該車最終於2023年年11月29日出牌,車牌RP866(曾被城巴單層巴士1815及訓練巴士T37使用),並賦以編號59200,成為香港首輛出牌的氫能巴士。繼該車於2024年2月起先後20及22M線作試驗行走後,同年5月1日移師至本路線進行商業運作試驗。 本路線是繼2018年投得啟德三條招標路線20、22及608線後,第二條投入服務的城巴啟德日間路線(首條為22M線),初時由於本路線採取有限停站,即使行車里數比起主線20線為短,收費亦較高。本路線重組服務後,更成為首條及現時唯一一條服務彌敦道沿線的城巴九龍市區路線。自本路線提升至全日服務後,一度與九巴33線並列香港罕有星期一至五全日服務,但星期六及假日不設服務的專營巴士路線,直至2024年3月29日本路線增設星期六及假日服務,才結束這一個局面。 |
服務時間
星期一至五 啟德郵輪碼頭開 |
班次(分) | 星期一至五 高鐵西九龍站開 |
班次(分) |
0725-0835 | 35 | 0615-2245 | 30 |
0835-2200 | 25-30 |
星期六及假日 啟德郵輪碼頭開 |
班次(分) | 星期六及假日 高鐵西九龍站開 |
班次(分) |
0800-2200 | 20 | 0900-2300 | 20 |
全程行車時間70分鐘
全程行車里數16.8公里
本路線由西九龍(N)廠派車
常見車款:6426-6443、6491-6497(Enviro500 MMC 12.8米)
收費表
空調巴士 | |
全程收費 | 7.50 |
彌敦道(永星里)往高鐵西九龍站 | 6.30 |
承啟道(德朗邨)往啟德郵輪碼頭 | 7.30 |
十二歲以下小童及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半價 | |
本路線接受八達通、感應式電子支付(信用卡/行動支付)、支付寶/雲閃付二維碼繳費服務 | |
六十歲或以上長者(包括殘疾人士)使用樂悠咭,只收$2.00或車費半價(以較低者為準);六十歲以下殘疾人士使用個人八達通,只收$2.00或車費原價(以較低者為準) |
八達通轉乘優惠
由本路線往高鐵西九龍站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往機場方向,或由上述路線往九龍方向轉乘本路線往啟德郵輪碼頭方向,本路線之車程為免費
20A←→78X, 78C
由本路線往啟德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往皇后山方向,或由上述路線往啟德方向轉乘本路線往高鐵西九龍站方向,本路線之車程為免費。
20A←→79X, 79P
由本路線往高鐵西九龍站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往皇后山方向,或由上述路線往九龍方向轉乘本路線往啟德方向,兩程總收費合共 $19.60。
由本路線往啟德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往皇后山方向,或由上述路線往九龍方向轉乘本路線往高鐵西九龍站方向(經尖沙咀),本路線之車程為免費。
20A←→50
由本路線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往屯門方向,或由上述路線往九龍方向轉乘本路線,第二程可獲 $3.00 的折扣優惠。
20A←→790, 795, 795X
由本路線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往將軍澳方向,或由上述路線往九龍方向轉乘本路線,本路線之車程為免費。
乘客請注意以下各項細則:
行車路線
啟德郵輪碼頭開,經: # 星期一至五0725班次繞經沐安街。 |
高鐵西九龍站開,經: # 星期一至五1815班次繞經沐安街。 |
沿途各站
啟德郵輪碼頭開 | 高鐵西九龍站開 | ||||||
區域 |
街道 |
車站 |
區域 |
街道 |
車站 |
||
0 | 啟德南 |
啟德郵輪碼頭 |
B區巴士總站 |
0 | 佐敦 |
高鐵西九龍站 |
巴士總站 |
1 | 啟德南 |
承豐道 |
近承景街 |
1 | 尖沙咀 |
廣東道 |
廣東道官立學校 |
2 | 啟德南 |
承豐道 |
天璽‧海 |
2 | 尖沙咀 |
廣東道 |
新港中心 |
3 | 啟德南 |
承昌道 |
香港兒童醫院 |
3 | 尖沙咀 |
廣東道 |
海運大廈對面 |
4 | 啟德南 |
承豐道 |
維港‧雙鑽 |
4 | 尖沙咀 |
九龍公園徑 |
北京道1號 |
5 | 啟德 |
承啟道 |
近沐泰街 |
5 | 佐敦 |
廣東道 |
柯士甸站 |
6 | 啟德 |
承啟道 |
機電工程署總部對面 |
6 | 佐敦 |
佐敦道 |
近上海街 |
A | 啟德 |
沐安街 |
天寰對面 星期一至五0725班次使用 |
7 | 油麻地 |
彌敦道 |
近寧波街 互轉790 |
7 | 啟德 |
承啟道 |
德朗邨停車場 |
8 | 油麻地 |
彌敦道 |
九龍中央圖書館 互轉795, 795X |
8 | 啟德 |
承啟道 |
德朗邨德珊樓 由78C, 78X轉乘 |
9 | 油麻地 |
彌敦道 |
近文明里 |
9 | 啟德 |
承啟道 |
保良局何壽南小學 由78C, 78X轉乘 |
10 | 旺角 |
彌敦道 |
近長沙街 |
10 | 啟德 |
協調道 |
東九龍總區警察總部對面 |
11 | 旺角 |
彌敦道 |
雅蘭中心 |
11 | 新蒲崗 |
太子道東 |
譽‧港灣對面 |
12 | 旺角 |
彌敦道 |
近快富街 轉乘79X, 79P |
12 | 九龍城 |
太子道西 |
九龍城迴旋處 |
13 | 旺角 |
荔枝角道 |
基榮小學 由79X, 79P轉乘 |
13 | 九龍城 |
太子道西 |
近候王道 |
14 | 深水埗 |
界限街 |
近白楊街 |
14 | 九龍城 |
太子道西 |
近喇沙利道 |
15 | 旺角 |
界限街 |
警察體育遊樂會 |
15 | 九龍城 |
太子道西 |
近伯爵街 |
16 | 旺角 |
界限街 |
花墟公園 |
16 | 旺角 |
太子道西 |
近勵德街 |
17 | 旺角 |
界限街 |
明愛太子宿舍對面 |
17 | 旺角 |
太子道西 |
新世紀廣場 |
18 | 九龍城 |
界限街 |
碧華花園 |
18 | 旺角 |
太子道西 |
協和小學 |
19 | 九龍城 |
界限街 | 門牌179號華興大廈 |
19 | 旺角 |
太子道西 |
水渠道公園 |
20 | 九龍城 |
太子道西 | 近候王道 |
20 | 旺角 |
彌敦道 |
近奶路臣街 互轉50, 79X, 79P |
21 | 九龍城 |
太子道東 | 富豪東方酒店 |
21 | 旺角 |
彌敦道 |
信和中心 |
22 | 新蒲崗 |
太子道東 |
譽‧港灣 |
22 | 油麻地 |
彌敦道 |
近永星里 (分段) |
23 | 新蒲崗 |
太子道東 |
近景泰街 |
23 | 油麻地 |
彌敦道 |
彌敦酒店 轉乘790 互轉795, 795X |
24 | 啟德 |
協調道 |
啟德工業貿易大樓 |
24 | 佐敦 |
佐敦道 |
近白加士街 由790轉乘 |
25 | 啟德 |
協調道 |
東九龍總區警察總部 轉乘78C, 78X |
25 | 佐敦 |
佐敦道 |
近炮台街 |
26 | 啟德 |
沐虹街 |
啟晴邨康晴樓對面 |
26 | 佐敦 |
廣東道 |
英皇佐治五世公園 |
27 | 啟德 |
承啟道 |
德朗邨德珊樓對面 (分段) |
27 | 尖沙咀 |
廣東道 |
廣東道官立學校 |
28 | 啟德 |
承啟道 |
德朗邨停車場對面 |
28 | 尖沙咀 |
廣東道 |
新港中心 |
A | 啟德 |
沐安街 |
天寰 星期一至五1815班次使用 |
29 | 尖沙咀 |
廣東道 |
海運大廈對面 |
29 | 啟德 |
承啟道 |
機電工程署總部 |
30 | 尖沙咀 |
九龍公園徑 |
北京道1號 |
30 | 啟德南 |
承昌道 |
香港兒童醫院 |
31 | 佐敦 |
高鐵西九龍站 |
巴士總站 |
31 | 啟德南 |
承豐道 |
Miami Quay I 前往啟德空中花園,請在此站下車 |
32 | 啟德南 |
啟德郵輪碼頭 |
B區巴士總站 |
啟德郵輪碼頭
啟德郵輪碼頭,為香港現時最大的郵輪碼頭,位於九龍城啟德承豐道33號,即前啟德機場跑道末端。
郵輪業是世界旅遊及消閒事業增長最快和最受歡迎的環節之一,鑑於香港一直缺乏大型郵輪專用的碼頭,在尖沙咀的海運大廈本身也不足以供較高排水量的郵輪靠泊,導致訪港的大型郵輪只能停靠葵涌貨櫃碼頭,影響訪港郵輪旅客對香港的觀感。政府一直有意在前啟德機場跑道末端發展新郵輪碼頭設施,理由是該選址位處維多利亞港內,唯一無需填海,而有足夠空間提供兩個或以上靠岸泊位的地點。新郵輪碼頭將會成為香港重要旅遊基礎設施,亦會令本港旅遊產品更多元化,加強對不同市場旅客的吸引力,尤其是高消費能力的旅客。
特區政府於2006年10月24日宣佈,在啟德發展區前機場跑道南端預留的7.6公頃土地上發展新郵輪碼頭設施,並列入《啟德發展計劃》項目之一。香港政府期望發展啟德郵輪碼頭可以幫助香港把握亞太區郵輪旅遊業市場增長所帶來的機遇,將香港發展成為區內的郵輪中心。郵輪碼頭工程經歷三朝政府,2007年以公開招標方式批地興建,惟2008年3月截標,沒公司符合招標要求,流標收場;同年11月,政府決定自資、設計及建造,碼頭由英國建築師Norman Foster(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設計者)操刀,大樓前端白色弧形頂蓋微翹,共由1,600多塊大小不同的鋁組件砌成。
郵輪碼頭的建築物及首個泊位於2010年5月動工,於2013年3月16日進行業務測試,建築物於同年6月1日竣工,於同月12日試驗開幕;全球十大郵輪之一、來自新加坡的「海洋水手號 Marina of the Seas」,載著逾3000名旅客在當日晚上8時順利泊岸,成為首艘停泊該碼頭的郵輪。碼頭第二個泊位於2014年7月啟用,「藍寶石公主號 Sapphire Princess」於同年9月28日早上抵達,是首艘停泊碼頭第二泊位的郵輪。
啟德郵輪碼頭樓高3層,全長約850米,相等於約兩座橫臥的環球貿易廣場的連接長度。大樓內有長達42米的無柱空間,於郵輪旅遊淡季時可以作為展覽用途,支援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啟德郵輪碼頭設有兩個泊位,水深均達12米至13米,泊位合共佔海達850米乘35米,分別可以停泊長達455米及400米的郵輪。其中首個泊位可以供予排水量達11萬噸、總噸位達22萬噸的世界級郵輪停泊,次個泊位則可以供予中型郵輪停泊。啟德郵輪碼頭的出入境口岸檢查設施於每小時可以處理達3千名旅客人次。
當局在2015年3月至12月間進行進一步海床疏浚工程後,啟德郵輪碼頭於2016年全面投入服務。每逢有郵輪泊岸時,碼頭營運商會安排旅遊巴士服務,接載旅客到尖沙咀(九龍站及酒店區)、港島區(灣仔、銅鑼灣與北角酒店區)及機場,船公司亦會安排觀光旅遊巴士;鄰近購物商場(例如MegaBox)亦會提供免費穿梭巴士,接載旅客前往就近三個港鐵站(九龍灣、觀塘及鑽石山);上述巴士會在旅客落船前在碼頭巴士上落客區等候。
啟德郵輪碼頭官方網頁:http://www.kaitakcruiseterminal.com.hk/
啟德跑道公園
啟德跑道公園位於原啟德機場13/31跑道31方末端興建的航空主題公園,佔地8.54公頃,與啟德郵輪碼頭相連,可以飽覽維多利亞港、鯉魚門及觀塘美景。首期工程於2012年8月啟動,於2014年4月22日竣工,同年8月10日正式啟用。
啟德跑道公園設有海濱長廊、綠化觀景區、環保行人專道、緩步徑及氣象站美化工程等,另外設有洗手間及附屬設施等等。當中最特別是休憩座椅以阿拉伯數字13的形狀設計,以紀念昔日13跑道的美譽。此外,跑道上的一些剩餘物件也予以保留,包括跑道標記等等。公園內座椅更刻有啟德機場闗閉前,最後一班抵港及離港客機的航班編號及目的地(分別為由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抵港的港龍航空(現稱國泰港龍航空)航班KA841、及香港啟德國際機場前往倫敦希斯路機場的國泰航空航班CX251)。
公園設計融入多項航空元素,舊跑道以往由航空界別命名為「13跑道」或是「31跑道」,這兩組數字的標記均在園內獲得重現,而位於舊跑道前端、指引飛機師降落飛機的目視地標,即黃黑相間棋盤格標記亦獲保留。此外,啟德跑道公園設有「啟德歷史軸」,讓遊人了解舊機場歷史,並且觀賞到珍貴的歷史圖片。
啟德空中花園
位於啟德前跑道(現址為承昌道)上蓋的「啟德空中花園」,是全港首個建於波浪形隔音屏障上的空中花園,全長約1.4公里,佔地約兩公頃,遍植花木,是啟德發展區內的嶄新地標,於2021年5月21日正式開放啟用。空中花園北面連接未來的都會公園,南面則接駁啟德郵輪碼頭、啟德跑道公園、日後的旅遊中樞發展項目,以及將來位於花園兩旁的發展項目和前跑道兩旁的海濱長廊。
空中花園以航空為設計主題,讓市民在遊覽時重拾昔日啟德機場的情懷。花園種植了超過80種樹木和灌木,其中園景廊劃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區域,展現四季不同的色彩,突顯本地植物的多樣性。空中花園內設有三個架空廣場,分別為「花園廣場」、「草地廣場」及「噴泉廣場」,各具特色。此外,位於花園南面的「地面廣場」設有露天劇場,可供進行休閒娛樂活動。
啟德空中花園官方網頁:https://skygarden1331.hk/
香港兒童醫院
香港兒童醫院(Hong Kong Children's Hospital)是醫院管理局九龍中聯網轄下的一所公立醫院,座落於九龍城啟德承昌道1號,即計劃中的啟德醫院對面,屬於《啟德發展計劃》次階段項目之一,顧名思義此醫院專注於兒科專科醫療。醫院已於2018年12月18日起分階段投入運作。
2007年10月7日,時任行政長官曾蔭權在《2007至2008年度行政長官施政報告》提出兒童專科醫療中心的建議;香港各區醫院當時每年需要處理約170宗癌症及腫瘤的病症、達300宗心臟科及小兒科手術、50宗腎科手術等。至香港兒童醫院服務後,將會可以集中處理心臟外科手術和介入性心導管治療等,地區醫院則只需要負責跟進手術前後之事務。兒童專科醫療中心於診斷後,將會設定度身訂造的治療計劃,病人於接受手術後,需要返回被轉介前的所屬醫院被跟進及接受其他治療。
2008年,香港政府成立相關的督導委員會,成員包括來自公私營兩界別的著名醫療護理專業人士、學者、病人組織及非政府慈善機構的代表,研究建議的兒童專科醫療中心的服務範圍、運作模式及實體基礎設施等。2013年5月至6月,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及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先後同意撥款130億港元興建。同年7月17日,中國建築國際與瑞安建業有限公司成立聯營公司,共同承建,合約額約為90.9億元。建造工程原預計於同年8月展開,後來延至2014年2月25日正式動土,由時任政務司司長(現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主持動土典禮,醫院佔地21685平方米,建築面積約為179223平方米,由兩幢獨立大樓建築組成,中間有天橋連接,地面近向海正門位置設有一座中央庭院,其開揚景觀延至維多利亞港以外。醫院由關善明建築師事務所設計。
香港兒童醫院在2018年初大致建成,同年第四季起分階段開展服務,腫瘤科和腎科門診將率先投入運作。香港兒童醫院全面開放後,提供住院及日間病床共468張,以轉介形式接收18歲或以下的病童,著重處理嚴重、複雜、不常見及需要跨專科診治的兒科病症。2019年7月,全港五間兒童癌症中心(瑪麗醫院、瑪嘉烈醫院及伊利沙伯醫院,連同早前已遷入的威爾斯親王醫院及屯門醫院)完成整合,集中於香港兒童醫院運作,同時開展小兒外科及初生嬰兒服務。
香港兒童醫院官方網頁:http://www31.ha.org.hk/hkch/tc/index.html
啟德醫院
啟德醫院(Kai Tak Hospital)是醫院管理局九龍中聯網轄下的一所公立醫院,座落於九龍城啟德承昌道、香港兒童醫院對面。工程分為兩期,第1期預計於2024年竣工,於該階段,啟德醫院將設800張病床、腫瘤科中心,並提供住院及日間手術服務。當第2期完成時(預計2025年竣工),啟德醫院將有共2400張病床(每層提供200張病床,其中300張屬於日間服務,主要為黃大仙區、九龍城區和觀塘區居民服務),並會提供急症服務;屆時,啟德醫院將會成為香港最大型的急症醫院。
啟德醫院由2大工地組成,分別佔地31800平方米及21700平方米,合共佔地53500平方米,與香港兒童醫院相對,設5座大樓,分別提供急症、腫瘤科的日間及住院服務;日間專科門診;臨床教學等4大種類服務,5座大樓的2樓及4樓將有天橋連接,另外第1層地庫、2樓及4樓亦設有隧道及天橋連接兒童醫院,局方將在腫瘤學大樓及專科門診大樓前預留6900平方米面積興建海濱長廊,2座大樓中間地面將興建花園,病人可飽覽整個維港海景。
時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在2013年度施政報告公布,政府會重新檢視九龍區醫療設施的需求,如有需要,會加快發展在啟德發展區內預留的醫院用地。當局其後建議在啟德發展區興建新急症醫院,應付九龍區因人口增長和老化而增加的醫療服務需求。2015年的施政報告,宣佈落實興建啟德醫院,工程於2018年9月正式展開,首期工程(包括專科門診診所大樓、腫瘤科大樓) 預計於2024年落成。